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肥东模拟) 文言文阅读

    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注];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独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肢解于楚。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矣。然而肢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选自《韩非子·和氏》,有删改)

    [注]近习:国君身边的人。卖重:买卖权力。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B . 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C . 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D . 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至死亡”与“虽父之不慈子”(《墨子·兼爱》)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B . “厉王使玉人相之”和“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含义不同。 C . “封君太众”和“今之众人”(《师说》)中的“众”的含义不同。 D . “二子之言也已当矣”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讲完“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后,接着将论宝与“法术之士”向帝王进献“法术”的相似之处对应起来,将故事揭示的道理升华。 B . 作者认为人主对于法律的态度并不像和氏之璧那般急切,而下面的大臣和游说之民讨厌以法治国,习惯势力造成法术之道不行。 C . 吴起与商鞅两人都遭到酷刑,而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 D . 作者善于把丰富的内涵在直观的形式中显现,如写大臣士民有如“玉人”,他们本来是鉴定璞玉的专家,却成为宝玉价值的否定者。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②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