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三上·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泰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穆A之于晋B相与之C久也D相信之E深也F相结之G厚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 B . 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C . 鄙,指“把……当做边邑”,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的“鄙”意思不同。 D . 济,表示“渡过水流”,与《行路难(其一)》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B . 烛之武反客为主。他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让秦赔上自己的邻国来增加晋国的势力并削弱自己。 C . 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 D . 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5. (5) 请结合乙文中的观点,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