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合肥模拟) 语言文字运用I

    从小我就是个用耳朵阅读的人,是一个听故事的人。我出生在一个闭塞的乡村,那个地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电,为了度过漫漫长夜,老人们便给我们讲妖精和鬼怪的故事。老人们说得煞有介事,我也就 ____ ,仿佛这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这些故事既让我感到恐惧,又让我感到兴奋,也让我意识到了鬼怪故事的作用——饱含着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时在集市上还有一些乡村说书人。他们要把一个小说讲好几个月,所以经常在每一个故事里大量地____ ,随机演绎。有的时候讲某个人穿一条裤子,讲了一天还没穿上来。我从小就迷恋乡村中说书人讲述的这些稀奇古怪的古今中外的故事。当许多孩子都幻想成为伟大人物时,我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在集市上说书的人。

    最后要提到的,是来自我故乡的蒲松龄。蒲先生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他具有当今所有作家都____的丰富想象力。他用最典雅的语言写这种民间故事,使许多虚构的狐鬼妖的小说富有了生活气息。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但最终回归了传统。如今,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处“用耳朵阅读”在意思上等同于后一句中的“听故事”,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3. (3)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吃到咸味,我不由得想起山上同志们那些黄瘦的脸色——山上缺盐缺得凶呢。 B . 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哩! 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C . 走不到百步,她们就和另一种河流——同在东洋厂工作的“外头工人”们汇在一起。 D . 倘使我相信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安慰——但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