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禅城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曰:“第归,杀而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观,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观归。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洛、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之。京师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中官势族筑园耕,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B . 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C . 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D . 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此外,“解佩”“解绶”“解褐”都有辞去官职的意思。 B . 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C . 工部员外郎,官职名。工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土木工程等,长官为工部尚书。 D . 东宫,是古代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也代指太子。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包拯孝顺父母。出任建昌知县时,因为父母年岁已老,包拯就推辞不去,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后,才出去做官。 B . 包拯关心民生。契丹在边塞聚集军队,朝廷命令他去河北征粮,包拯请求把牧马交给百姓,帮助耕种。 C . 包拯人有原则,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他人,和旧友、亲戚同乡也都断绝了往来。 D . 包拯为官清廉。虽然地位高贵,但是衣食用度都和普通百姓一样,对子孙为官也严格要求,不许贪赃枉法。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②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5. (5)  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