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0六上·西安期末) 阅读理解。 

     心中的桥 

     故乡的木桥,实在朴实无华。倾斜的桥身,标志着它的古老;粗大的桥墩铺满厚厚的青苔,流水冲得它们伤痕累累;圆木柱搭成的桥面,高高低低,留着很多的空隙,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桥下的江水悠然东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唱着一曲单调古朴的歌谣,像摇响了老祖母破旧的纺车。 

     第一次走到桥头,看到急急而过的江水,听到“哗哗”喧腾的水声,我就吓得闭上了眼,赖着要母亲背我过桥,母亲没有答应。她拉我上了桥,教我一步步踩着她的足迹走。我的脚特别不听使唤,哪儿有洞,偏偏往哪儿踩。就这样闭着眼,不知过了多久,费了多大周折,我才号啕大哭过了桥。母亲也累得汗水淋淋但她终究也没有背我。 

     到了学龄,母亲要我自己上下学,我每天都要路经这座桥。我总是绕大弯从小路走。一天,小路堵了,我只好战战兢兢走上了桥头。看见母亲正站在桥的另一头,朝我招手,我放心了,蹲在地上,等母亲来抱。可过了好久,母亲仍没有过桥,我知道——她不会来接我了。我只好慢慢向前探出一只脚。桥面的空隙像童话里老虎的血盆大口,木板松动的地方,在我脚下“吱吱”直响。我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一点点地移动。就这样,我几乎是挪着过了桥,扑进母亲的怀抱,委屈地抽泣着。母亲搂着我,擦干我的眼泪。她的脸漾开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眼里闪烁着母爱的柔光。我静静地沐浴在爱的柔波中。 

     长大了,忆及童年过桥的往事,母亲说:“天底下难道有母亲不疼儿女的吗?但生活之路是靠你自己走的。”是啊,当告别生我养我的母亲,扬起生命之帆时,我要只身一人去闯险滩 , 过恶浪 , 去遍尝失败的苦涩,去领略成功的欢……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想到母亲让我过桥的往事,我为儿时对母亲小小的怨恨而羞愧,我为母亲深沉的爱而感动。故乡的木桥,它是引我走上最初的人生的桥,我的前面一定还有更为艰险的桥 , 但故乡的木桥——那指 引我蹒跚学步的桥,将给我温存的抚慰、无穷的力量。啊,架在我心中的“母亲桥”,将伴我一生,将指引着我走向成熟。 

    1. (1) 文章第一自然段“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一句中“它们”指的是( ) 
      A . 故乡的木桥 B . 倾斜的桥身 C . 圆木柱搭成的桥面
    2. (2) 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    ) 
      A . 写木桥的外形特点及作用。 B . 主要写了“我”小时候两次过桥的经历,以此说明人生之路需要自己亲自去走,去探索,只有经过险滩、恶浪的洗礼,才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C . 主要写了小时候“我”过桥时,母亲不管“我”,因此,“我”长大后,回忆往事,对母亲的行为感到一丝怨恨。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细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理解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险滩”“恶浪“指  

       ②“更为艰险的桥”指  

       ③“母亲桥”指  

    5. (5)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