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东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 10万项。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传承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刺激下,非遗传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遗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受众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一方面,传播主体扩大。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界、商界的加入,非遗传播主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化。最初非遗的传播渠道主要集中在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后来随着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的出现,非遗传播的渠道空前丰富。新媒介已经成为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它解放了非遗传播力。 

    截至 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中青年网民占整体网民数量的72.1%。中青年是开展网络非遗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同时也是重要的传播者。可是,非遗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普通年轻人的参与,在提升非遗传播感染力的同时,有时候也带来专业性缺乏的问题。未来,在继续丰富非遗传播形式,增强非遗传播的互动性和体验感的同时,也要着重提升非遗传播的专业化水平。 

    非遗属于活态文化,非遗传承应是以人为主体的传承,因此受人口流动的影响,非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流变性。但是,目前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主要按照传统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这使得一些非遗传播主体产生了“跑马圈地”的思维——将非遗资源看成是自身独享的文化资源,从而产生排他性。这就为非遗传播人为设置了障碍,容易让非遗传播局限在当地的“一亩三分地”上。从文化传播层面来看,非遗传播主体应该有意识地打破区域限制,跳出自身的狭小空间,加强跨区域传播,强化非遗资源整合,从而使非遗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大环境之中。 

    非遗就像一颗蒙着尘埃的璀璨明珠,其自身光芒不会因传播过程的瑕疵而被掩盖。例如,有人认为非遗是老气横秋的古董,与现代生活相隔甚远;有人将非遗等同于文物,认为非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目前出现的种种导向偏差,都在无形中为非遗传播工作设置了障碍。此外,并非所有媒体都重视非遗传播工作。在注重流量、制造话题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古朴典雅的非遗难敌自带流量的网红和“小鲜肉”,多数媒体为了获取短期经济收益而倾向于选择易夺人眼球的内容,这让非遗在社会关注中易被边缘化。所以我们要让非遗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大环境。 

    非遗传播要进行转型升级,可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非遗予以活态呈现,通过多重连接和情景分享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让非遗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进而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在非遗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逻辑性,更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非遗与公众的距离。为此,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积极扩大非遗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快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对接,消除公众对非遗的陌生感。只有捧出有温度、有质感的非遗传播作品,用贴心的形式,才能使非遗与人们心灵发生情感共振。 

    经过历代传承与发展,非遗已经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标识,城市成为非遗传播的主阵地。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非遗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可以把非遗传播与提升城市形象结合起来,让非遗融入都市人的生活。一方面,可以将非遗的文化传播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城市可充分借助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展示当地非遗资源;另一方面,要为非遗的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让其在城市文化空间中保持多样性特征,不受过度商业化的侵袭。 

    (摘编自范周《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了,标志之一就是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和展销活动。“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就拿春节来说,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与春节有关的非遗项目就有 200多个,诸如舞龙、舞狮、灯会、庙会、年画、剪纸、社火……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所营造出的节日氛围,是其他事物难以替代的。 

    许多非遗项目诞生于农耕时代,是农业文明特有的产物,因此随着中国加速进入现代化社会,这些曾经伴随着中国人祖祖辈辈日常生活的事物也难免渐渐消失。但是,非遗的价值不仅仅在物质本身,更在于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因此是不能轻易丢弃的。非遗概念的兴起与普及,使得这些宝贵的民间记忆和民间技艺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实际上,非遗尽管来自过去,但仍然可以融入现代生活。许多非遗技艺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新时代,人民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而非遗正是创造美、欣赏美,因此是切合时代需要的。现在所应做的就是进一步挖掘和创新非遗中所蕴含的美。既实用又美好,应该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一个方向。非遗,只有融入生活,才不会被生活遗忘,才能让人们记住文化的乡愁。 

    (摘编自肖岩《将非遗融入生活,记住文化的乡愁》)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随着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的出现,非遗传播的渠道空前丰富,改变了最初非遗的传播渠道主要集中在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的格局。 B . 中青年是开展网络非遗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同时也是重要的传播者。他们的参与,提升了非遗传播感染力,也带来专业性缺乏的问题。 C . 在非遗传播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逻辑性,一方面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非遗与公众的距离。 D . 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它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未来要想把非遗做得更好,最主要的是提升非遗传播者的专业化水平。 B . 我们要自觉打破区域限制,跳出自身的狭小空间,强化非遗资源整合。 C . 随着现代化推进,一些曾伴随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事物也难免渐渐消失。 D . 非遗传承需要继续加强,有许多非遗技艺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3. (3) 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____ 
      A . 传统的夯土建筑很少见了,但一些建筑师用现代夯土技术建造的房屋美观且节能。 B . 著名的苏绣和世界知名品牌合作开发手表,融古典与现代于方寸之间,令人惊艳。 C . 侗族亮布、扎染、蜡染等传统工艺,通过现代技术的加持,深得一些时尚人士偏爱。 D . 故宫部分文物历经岁月摧残或人为破坏,破损严重。但经过修复,基本恢复了原貌。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