ㅤㅤ材料一:
ㅤ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塑料开始被大量生产并进入人类生活。当前,塑料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一起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数据显示,每年都有多达1200万吨塑料垃圾最终流入海洋,预计至2040年将增加两倍。
ㅤㅤ尽可能减少塑料污染,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加强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已为此作出了长足努力。除此之外,还应开拓新的减少塑料使用的生活方式,降低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占比,让人们能够选择更为绿色环保的材料制品来替换塑料制品。“以竹代塑”可以增加绿色竹产品的使用比例,减少塑料污染。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4日)
ㅤㅤ材料二:
ㅤㅤ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研究显示,竹子的最高生长速度是每24小时1.21米,2-3个月即可完成高生长和粗生长。竹子成熟快,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笋再生,产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竹子分布广泛,资源规模可观。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已知有39个国家竹林面积总计5000万公顷以上,年产竹材超过6亿吨。
ㅤㅤ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有数据表明,竹林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中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减碳固碳总量达到3.02亿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ㅤㅤ竹木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人的坚持,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战场,其背后是新一代消费群体、商业群体的观念变迁。
ㅤㅤ科技加速了这个行业的更新迭代,随着新人的加入,竹材下游的消费者正在不断更新。
(摘编自《落实以竹代塑”倡议应该这样做》2022年11 月23日)
ㅤㅤ材料三:
ㅤㅤ“以竹代塑”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碳固碳、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等作用,还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前,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全球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竹代塑”倡议更具时代意义。这一倡议高度契合国际社会对减排减碳的共同期待,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有助于各国抓住绿色转型的发展契机,以创新为驱动,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读懂“以竹代塑”倡议的时代意义》2022年11月9日)
ㅤㅤ材料四:
ㅤㅤ“以竹代塑”有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一是生产上“以竹代塑”,二是消费上“以竹代塑”。近年来,碳排放更低的竹制品正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然而在我国的消费环节,“以竹代塑”却做得远远不够,竹制品的市场占有率、认可度还明显不足,塑料制品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何以如此?生产成本高导致使用成本高,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消费,更青睐成本低廉的塑料制品。
ㅤㅤ因此,要让“以竹代塑”在治理塑料污染上发挥重要作用,就有必要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降低消费成本。据专家介绍,当前导致“以竹代塑”产品成本较高的问题根源,在于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还没有大批量、规模化,更何况,目前我国从事竹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质量效益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政策保障不到位、创新能力不强,它们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协助企业开展融资和技术攻关,使“以付代塑”产品的技能成熟起来、规模化生产搞上去,这样生产成本才能降下来,市场占有率也才会高起来。
(摘编自《齐鲁晚报》2022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