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3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1964年袁隆平在胜利籼(水稻品种之一)中发现雄性不育株,自此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水稻三系杂交育种体系由保持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组成。如下图所示,保持系和恢复系能够通过自交进行自身品系的保持,而雄性不育系通过与保持系杂交维持雄性不育品系,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F1)。

    与雄性不育有关基因见下表:

     

    细胞质基因

    细胞核基因

    雄性不育

    S

    r1 , r2

    雄性可育

    F

    R1 , R2

    注:水稻花为两性花,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花粉自然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足5分钟。

    1. (1) 细胞核基因R1对r1、R2对r2均表现显性且仅有基因型S(r1r1r2r2)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则保持系基因型为,细胞质基因为S且能稳定遗传的恢复系基因型为
    2. (2) 杂交稻细胞质基因遗传自(填“父本”或“母本”),水稻无法通过人工去雄的方法大量生产杂交种的原因是
    3. (3) 为了研究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基因型为S(r1r1r2r2)和F(R1R1R2R2)的亲本杂交得到F1 , F1自交,F2统计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结实率(f)分布范围

      0

      0<f<30%

      30%≤f<70%

      70%≤f<90%

      90%≤f<100%

      实测平均结实率

      0

      17.1%

      61.2%

      76.6%

      90.5%

      实测株数

      3

      16

      22

      14

      2

      株数理论比例

      1

      4

      6

      4

      1

      注:雄性不育株结实率为0,雄性可育株结实率大于0。

      R1(r1)和R2(r2)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填“是”或“否”),理由是

    4. (4) 两系杂交稻的生产只需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雄性不育系在短日照或低温条件下可育,可通过(填“杂交”“自交”或“测交”,1分)繁殖,并通过

      获得杂种F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