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下·万州月考) 工业革命带来诸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蒸汽机通过枢轴同各个小屋中的织机连接起来。在过程的性质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大规模生产的场合,那些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生产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产。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城市化初期,普遍存在对涌入城市的劳动力的残酷剥削,工人在恶劣环境里超时工作,没有社会保障。在汽车时代,治理交通拥堵及尾气排放成为英国城市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两百年,英国工人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例如英国1834颁布的新版《济贫法》,19世纪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对城市建筑的配套卫生设施,做出了明确规定。19世纪后期,英国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20世纪初基本解决了“城市病”。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摘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 

       地位变化的因素。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解决“城市病”的举措,并分析其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