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2023高二上·武汉月考) 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1)。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

    1. (1)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通过突触间隙到突触后膜附近,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 (2) 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 (3) 实验发现,用TTX处理神经纤维末梢,阻断该处动作电位的传导,突触前膜无神经递质释放,当河豚毒素的作用消除后,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恢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若神经末梢的细胞外液中没有钙离子,即便该部位产生了动作电位,也没有神经递质的释放。综上所述,可推断动作电位、钙离子跨膜运输和神经递质释放三种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4. (4) 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镇痛剂            b.麻醉药            c.降糖药            d.抗肌肉痉挛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