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文言文阅读

    章惇专权擅命,监察御史常安民力折其奸。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安民正色斥之曰:“尔乃为时相游说邪!”林希权礼部尚书,安民言:“希为惇谋客,惇肆横强很,皆希教之。”又论:“蔡京奸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动人主之视听,力足以傎倒天下之是非,内结宦寺,外连台谏,合党缔交,以图柄任。陛下不早逐之,它日悔将安及!”时京之恶尚隐 , 人多未测,独安民首发之。章疏前后至数十百上,度终不能回,遂乞外,帝开慰而已。安民语直忤旨,章惇从而谮之。曾布在枢府,与惇不协,见安民数论惇,意谓附己,于上前屡称安民。及安民论布与惇互用亲故,于是二人者合力排之。布乘间袖安民旧与吕公著书以进,谓安民乞公著消减先朝奸党,援引其类,百世承续。一日,帝谓安民曰:“卿尝上吕公著书,以东汉不道之君比朕,可乎?”安民曰:“臣与公著书,劝其博求贤才,尝引陈蕃、窦武、李膺事,不谓恶臣者指摘臣言,推其世以文致臣,虽辨之何益!”先是安民与国子司业安惇、监察御史董敦逸同在国子监考试所拆号,安民对敦逸称“二苏负天下重望,公不当弹击”。至是敦逸奏讦安民前语,谓安民乃苏辙之党,平日议论,多主元祐,安民由是得罪。壬戌,谪安民监滁州盐酒务。帝初命与安民知军,惇乃进拟送吏部,降监当。 明年,敦逸论瑶华事,帝怒,欲贬之,谓执政曰:“依常安民例与知军。”乃知帝初不知安民降监当也。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四》,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B . 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C . 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D . 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台谏,台官与谏官之合称。唐宋时虽各有所司,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 B . 朕,代词,“我”。秦始皇时定为帝王自称之词,沿用。皇太后听政或下诏时亦自称“朕”。 C . 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隋炀帝时将晋武帝所设国子学改为国子监。 D . 壬戌,为干支之一,用来纪年、月、日,如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是用以纪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常安民面对章惇派来游说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是来给权相说话的,并认为章惇不仅放肆专横,还教唆林希与之同流合污。 B . 对于蔡京的行为品格,常安民看得非常透彻,认为蔡京既狡诈又有口才,既机敏又有能力,内外结交,将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C . 常安民多次批评章惇,章惇趁常安民忤逆了皇帝而诬陷他;曾布与章惇不合,在皇帝面前称赞常安民,但后来又联合章惇排挤他。 D . 常安民写给吕公著的信被曾布偷献给皇帝,引起皇帝询问;常安民认为董敦逸不应该弹劾苏轼、苏辙,后来他被告发是苏辙的同党并获罪。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京之恶尚隐,人多未测,独安民首发之。

      ②谓安民乞公著消减先朝奸党,援引其类,百世承续。

    5. (5) 常安民被降为监当,是皇帝的旨意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