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龙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肌理”一词与城市乡村等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专业领域。这个概念能 够反映文化积累、传承的基本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 ”、文脉的认识,应该进一步 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 发展就是一次旅行,每天都在出发,每处各有风情,环环相扣写就了各自的壮丽史诗,步步生花 构成了它们的“震撼风景 ”,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瓜瓞绵绵。

    城市肌理已经是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的常用概念,所谓城市肌理,是城市在长期演进中,由 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积淀,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建筑样式、街区风 格等方面,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 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城市肌理受到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文化自觉、文化自 信在各地域市建筑中的直接反应。

    有城市肌理,当然也有乡村肌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不是城市规划那样的显学,甚至很多乡村就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如今,只是在极少古村落,能听到关于先祖选择这方土地时的勘查经历和规划思路。但是,从绝大多数村落看,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 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这样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实际上仍是今天的“临摹样本”。

    文化肌理。历史上,“肌理 ”一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东汉蔡邕《弹棋赋》“肌理光泽, 滑不可屡 ”,指器物表面纹理,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 ”,指人的皮肤纹理。作为对语言 表达的比喻也很早,东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在此之外,“肌理 ”一词也逐步向文学理论乃至文化理论范畴扩展,如清代翁方纲“论诗 ”中提出了“肌理说 ”,但当时中国社 会和文坛已呈暮气,“肌理”一词由此在文学艺术理论中陷入沉寂。经历社会和文化的螺旋式发展, 在现代生活中活化传统、复归中华美学又成为社会目标和文化方向。实际上,无论是城市肌理还 是乡村肌理,都具有文化的特征,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 因此,应将“肌理 ”一词“迎回 ”文化理论,让这个一度是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热词在更广范围、 更高层级活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人本位而非神本位,把家族传承、人丁兴旺视为责任,血缘宗法制度规范着国家、家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仅看重自己姓什么,而且看重在这个姓中属于哪一支、哪 一辈,并且用家族规定的娃和辈分取名,由此形成各自家族牒谱,传承有序,如果混乱了,则与禽兽无异,“不知其可 ”。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政治关系、社会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放大。所以, 我们不仅重视自己的根系,而且重视从这个根系长出的树干、树枝、树叶,重视长成枝繁叶茂大树的过程。希望我们在文化回望中看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知道未来应该从哪里起步,并且如同 每个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这种既认准源头又沿波讨源,既仰望绿叶又振枝寻叶,既重视起步又重视过程的文化心理, 是形成文化肌理的内在动因。

    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又进而推及文化肌理,是期冀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 中,能从“肌理 ”的角度把握其共同规律:

    一是传承。文化发展是代际传递、层层累积的过程,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就是 在这种年复一年、 日复一 日的光阴荏苒中形成的年轮挂图。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开自 己新的步伐,积跬步以至千里,聚细壤以成泰山。从文化肌理的角度强调文化传承,意在梳理文 化发展的每个环节、细节,突出每代人的角色分量。

    二是特色。不同国家、民族、城市、乡村乃至于家族,由于禀赋、渊源、经历不同,都有自 己的特色。每一代人的传承过程,也都是坚守特色并且不断强化特色的过程。标出文化肌理的理 念,是希望通过“肌理 ”这个对于皮肤肌肉纹理的比喻,唤醒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 知和体验。

    三是有机。城市、乡村、文化,都是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基因和发展轨迹,有时如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有时如山岭腾浪、逶迤天际。不同的元素,依照各地的内在规律组织、排列、构造, 也接受外在力量的镌刻、浸润、冲蚀、锻打,沉积成体,混成一物。这种有机性保证了城市、乡村、文化肌理的整体性、生态性,也由此带来审美创造与体验的立体式、沉浸式。

    四是繁盛。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制,人丁兴旺,立国兴邦是深及国家、城乡、 家庭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期待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是对历史梦想的回响。

    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它与未来形成了生活诗意的张力。人不可能生活在对历史无感的世界,生活的光亮既来自对未来的畅想,也来自对过去的发掘。我们所处的城乡,是保存过 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 ”。拂去尘封,凝视这些文化肌理,如同抚摸布满 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正是它使得每一片土地都被独特的节奏、符号、韵律所笼罩,也让生活在这 些土地上的人摆脱了千篇一律的生命模板。

    我们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因为熟悉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文化肌理既受“时空加持 ”,又 穿越时空。提出“文化肌理 ”这一理念,是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各地文化的演 变逻辑和展开脉络,在历史中爬罗剔抉,兴象深微,并把这样的肌理融为今人的内在血肉。

    (摘编自孙若风《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震撼风景 ”文中指从肌理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及所发现和感受到的“风景”。 B . “临摹样本 ”文中指《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村落布局至今仍值得现代人学习摹仿。 C . “不知其可 ”在文中指在血缘宗法社会中,人若纲常失序,则无可适从,没有信誉。 D . “时空加持 ”,“加持 ”原为佛教用语,文中指文化肌理受到时空的共同影响和作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肌理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 B . 很多乡村虽然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但绝大多数村落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 C . 中国文化传统能使我们在回望中看清走过的每一步,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起步,如同每个具辈分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D . 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在对未来的畅想和对过去的发掘中,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桃林、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 ”,《桃花源记》中的乡村肌理、美丽景致千百年来依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B . 城市肌理和乡村肌理,都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它们都具备了文化肌理的特征。 C . 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进而推及文化肌理,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梳理细节,才能把握肌理的共同规律。 D . 标出“文化肌理”这一理念,唤醒了人们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体验以及今天我们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期待。
    4. (4) 简述“肌理 ”这一概念的作用以及“肌理”一词常出现的领域。
    5. (5) 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作者的写作意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