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天津市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天圣七年,补国子监生。是秋取解,明年省试 , 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初奉撰《唐书》,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传》书宋公。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今湖州孙正言觉为合肥主簿,未与公相识。郡守怒之,欲捃拾以罪。时胡侍讲在太学以属公,公为作手书其寮佐,令保全之,遂获免。福州处士陈烈,不与公相识。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国子监直讲。先公天性劲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 , 横身当事,不浮议。是时,今司徒韩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文忠集•附录二•先公事迹》,有删节)

    (乙)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奉撰《唐书》       敕:皇帝的诏令 B . 不与公相识          素:平时、平素 C . 横身当事,不浮议           恤:体恤 D . 今公之也                   没:同“殁”,死亡。
    2. (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太夫人荻画地乐琴书消忧 B . 公为作手书其寮佐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 . 屡荐朝同俗自媚 D . 小人有所畏不为无恒产有恒心者
    3. (3)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 B .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 C .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 D .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
    4. (4)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B . 省试,明清时称会试,由礼部主持,第一名称为会元。从文中可知,欧阳修是省试的会元。 C . 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古代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集常以谥号命名,例如《欧阳文忠公文集》《昌黎先生集》。 D . 尚享,也作“尚飨”,是旧时祭文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5.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文冠天下。四六文盛行时他就独步其间:修撰《唐书》完成后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 B . 欧阳修举贤好士。湖州孙觉与欧阳修还未相识时,郡守欲加罪于孙觉,欧阳修亲写书信使其获免;陈烈、苏洵等亦曾得其相助。 C . 欧阳修性情耿直。韩琦主持国政时,公卿聚集议事,欧阳修都会据理力争;上朝奏事,众议不合时,也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 D . 欧阳修德高望重。苏轼赞其“大川乔岳”般的地位,由衷赞美欧阳修一生的人品功业,情真意切。
    6.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

      ②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

    7. (7) 从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甲文和乙文的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