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①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或者属于菜蔬。根据古籍记载,战国时候,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②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③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是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些因素都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陆羽作《茶经》,推动了茶饮的盛行。而茶之流行,除了交通便捷和社会原因,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④宋代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比例均匀,否则就会导致表面的泡沫不匀。为了达到效果,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⑤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
⑥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
【材料二】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福建是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发扬光大,福建人对于茶的热爱,真的是拿它当日常粮食在吃一样,喝一杯茶先。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材料三】
福建不同茶叶的功效对比表
茶叶名称 | 类型 | 功效 | 副作用 |
武夷山大红袍 | 乌龙茶 | 提神醒脑,健胃养胃,防辐射,利尿。 | 多喝易腹泻、失眠 |
武夷山正山小种 | 红茶 | 提神消疲、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利尿。 | 过量饮用易加重上火症状 |
安溪铁观音 | 乌龙茶 | 抗癌症、抗动脉硬化、生津止渴、清热降火。 | 多喝易失眠多梦、刺激肠胃 |
福鼎白茶 | 白茶 | 促进血糖平衡、明目、保肝护肝。 | 影响铁的吸收,易失眠 |
【材料四】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喝茶是家常事,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②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能使人心沉下来。
③喝茶有助于培养俭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终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一杯清茶,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④喝茶更能喝出和睦。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⑤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