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为而不争”的思想。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为而不争的思想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北宋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近世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见贤思齐,亡羊补牢,当前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摘编自陈祖武《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有删改)
材料二: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争或不争,都是自己的选择。争,既要念着自己,还要防着别人,必然掺杂许多不必要的情绪,心就安不下来。不争,如果是彻底不作为,那么心安就没有了支柱,即便暂时心安,也无法长久。那么,该怎样“不争”呢?
古人说“为而不争”,意指处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凡事可为,而不去争。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别人是否要和你争,把你当对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而是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不求谁来认可,但求尽心尽力。在放下内心纷扰、屏蔽外界负面影响、保持内心平静的同时,要把应该做的事做好,成功了自然高兴,不成功也不必太沮丧,相信自己,相信坚持,这样心就安稳许多。
所以,“不争”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为而不争,自己要有所作为。如果把“不争”视作随波逐流或放弃,做事的标准降了,干劲减了,精气神没了,甚至把“不争”作为偷懒和放纵的理由,都是对“不争”的错误理解。不争,是不刻意地跟别人争,但不是不跟自己比。杨绛先生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颇有同感。对别人的争,我们不必在意,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自我认定,要有内在的价值追求。与其与他人争,搅得心烦气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断进步。
如果想做到为而不争,那么不妨下决心远离一些热闹的消遣,保持一些对应酬的疏离,让自己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提升自我。如此,心会获得安定和自在,读书、学习、工作、生活会更舒心和踏实,幸福指数自然也会上升。为而不争还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把盯住自己的对手剔除,把真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留下来。如此,静下心来,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点实事。在喧嚣里,为而不争尤为难得,它是宽容处世的姿态,是良好修养和人生智慧;“为”是超越过去的自己,只要尽全力努力过,即使没有成功,也没有遗憾。
(摘自陈启银《为而不争心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