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江北期中)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选自《大学之道》

    材料二: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 “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 “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选自韩愈《原道》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灭其天常A子焉B而不C父其父D臣焉E而不F君其君G民焉H而不事其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学”,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男子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 B . “国”,即诸侯国,是指分封制下诸侯的封地,与“诸侯各爱其国”的“国”同义。 C . “传”,指传于后世的传记,此处指《礼记》,与“六艺经传”的“传”意思相同。 D . “夷狄”,指东夷和北狄,此处以夷狄代指中土以外的四方各族,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 . 材料一中“格物”“致知”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步骤,推究事物原理才能使认识更充分。 C . 材料二韩愈批评古人修身养性、置家国天下于不顾的做法,指出他们对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 D . 材料二韩愈所提出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与材料一中所强调的观点一致。
    4. (4) 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②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5. (5) 材料二中引用经传的作用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