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一上·宁波期中)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最初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面对臣下建议修建长城) 

    唐太宗:“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 “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比避胡,终被宇文化及使令狐行达杀之。”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贞观政要》《资治通鉴》 

    康熙:“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清·章梫《康熙政要》 

    1. (1) 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属哪一朝代?指出各自应对北方少数民族问题的有效举措。
    2. (2)  请以“长城与守国之道”为主题,从材料二中提取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言简意赅加以论述。不要求写成小论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