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但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浪考验。中国式现代化犹如一艘在大海中勇毅前行的巨轮,要想使这艘巨轮到达理想的彼岸,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详细摸清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另一方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前进途中的各种优势因素、有利因素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在积极应对各种风浪考验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能够进一步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现实创造和实践经验而形成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能进一步领略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性和时代性,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好“六个如何始终”问题,也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这些“独有难题”的表现形态、形成原因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同时通过调查研究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摘编自刘靖北、韩振峰、刘西忠《深入调查研究,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材料二:
作为当代生活的直观反映,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各种文艺思潮的汇合点,也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山海情》《都挺好》等电视剧为百姓津津乐道,这些作品的爆红,说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正稳步提升。
现实题材电视剧应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这是业界的基本共识。但对于如何把握现实主义精神,每个人的见解不尽相同。应该看到,现实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还用十九世纪的观念要求今天的作品,无异于削足适履。毕竟,社会生活日趋多元,现实主义也需要新的内涵、形态和手法。从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实践来看,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回应时代的需求,反映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话题性、辨识度和代入感为作品注入了活力,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更具传播力,也给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增添了新的维度。
在一个多变的文化环境中,不管潮流和风尚如何变化,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应当始终是对真实性的终极追求。一些作品出现了脱离生活、背离现实主义精神的倾向,比如过度理想化。现实主义当然不排斥理想,现实主义作品如果缺乏理想的光华,就容易流于粗鄙和刻板。理想应该融入生活之中,而不应该成为阻隔生活与艺术的鸿沟。过度理想化让形象失真,让生活失重。还有一些都市情感剧热衷于展示生活的光鲜浮华,刻意追求画面的唯美、色彩的亮丽、环境的优雅、气氛的浪漫,而偏离了生活的自然状态。此类作品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越充分,往往对生活本质的偏离度越大。相反,有些表面看来打磨得不那么精细的作品,却因还原了生活本身的粗糙质感,而产生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标签化是现实题材创作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些作品热衷于给故事、人物设置议程,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不去深入挖掘故事产生的原因、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这些作品满足于蜻蜓点水式地反映生活的浮光掠影,用套路代替艺术,用话题代替深层次问题,看似个性鲜明,实则风格浮夸。这是一种新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
当然,现实主义不是跟在现实后面亦步亦趋。现实中总会有一些喧哗和噪音,也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甚至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艺术家们敏锐地观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写出自己独特而深切的生命体验。
首先,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回避导致虚假,而能深刻揭示人们面对问题时积极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艰难曲折过程,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其次,要善于发现创作中的盲点。要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寻找那些别人没有表现过的东西,还要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题材、旧素材中发现新意、开掘价值。再次,要敢于面对艺术创作上的难点。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将中华美学精神、中华审美风范与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用民族化的艺术语言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价值的作品。
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学理想,而且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影视作品中,这不仅体现为情境和人物的真实,而且应该体现为一种有意味的讲述方式:既能感染观众,又能触动观众;既能产生娱乐效果,又能激发深刻思考;既能展现多样化的生命状态,又能促使观众心中形成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李跃森《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应该怎样坚守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