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杭州期中) 阅读

    《长安三万里》背后的“文学之美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桂琳

    ①电影《长安三万里》将国人耳熟能详的唐诗名篇巧妙融入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 幅由唐诗浸染的绚丽画卷。诗歌是这部作品的主角。它不仅为电影成功引流,也让人们 看到了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

    ②诗歌被称作“文学桂冠上的宝石 ”,最能体现“文学之美 ”。相较于小说、戏剧 等文学体裁,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更能彰显诗人的精神气质,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读诗 之人的情感共鸣。诗歌的语言表达还特别强调美感,古希腊人就将诗语称为“长了翅膀的语言 ”,那些经过诗人精心锤炼的诗语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③融入了古典诗词的影像,带来意象意境之美。《将进酒》《燕歌行》《登鹳雀楼》 《早发白帝城》……《长安三万里》中的几十首唐诗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引出,与故事 情节浑然一体,写就了盛唐的诗意与失意。当那一首首曼妙的唐诗从电影中“走出 ”, 不仅激活了观众关于唐风诗韵的记忆,也为现代人叩开了一扇领略“文学之美 ”的大 门。“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的雄浑之美、“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的冲淡之美、“采 采流水、蓬蓬远春 ”的纤秾之美、“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的豪放之美……【甲】单纯 的影像可以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融入了唐诗的影像却创造出穿越千年的壮丽诗境,这 大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④融入古典诗词的影像,也美在韵律情感。为提升作品的美感,像《长安三万里》 一样借用古典诗词元素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尾曲《菊 花台》,歌词使用了“菊花残 ”“花落人断肠 ”“北风乱 ”“影子剪不断 ”等大量中国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旋律则巧妙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晓畅和谐的韵律之美。【乙】由于 古典诗词的美已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审美集体无意识之中,所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 音乐作品,融入古典诗词之美总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与陶醉。

    ⑤不仅是古典诗词,现代诗作品同样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人世间》中的诗 歌《北陀寺的风》,不仅构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一环,还丰富了人物形象,尤其是写出 了人世间的沧桑与禅意,让剧集看起来颇有韵味。【丙】

    ⑥在《长安三万里》结尾,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影片想告 诉人们,长安的“形 ”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长安的“神 ”却已然永恒。对影视作品而 言,华丽的特效、精彩的台词、曲折的故事,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观众遗忘, 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却具有恒久的魅力。

    ⑦随着全媒介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可以用更灵活的形式、更多样化的手段,传播 严肃文学的魅力,让“文学之美 ”以更轻松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

    1. (1)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提出论点:

      论证论点

      得出结论

    2. (2)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甲】【乙】【丙】哪一处最合适? 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讲述了:迷失的父亲、死亡的恋人、重逢的老友,因一个未 解的谜题被困在三个不同的时代里,最终又解答谜底。而诗歌《打个响指吧》曾多次出 现: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 不知情……它像剧情的预言,充分发挥了诗歌在情感上的感染力。

    3. (3) 学生会准备拍摄一部杜甫纪录片,受《长安三万里》启发,准备在脚本设计中融入 古诗,请你完成下面的设计。

      诗歌

      A 从诗歌与剧情匹配的角度

      B 从记录片配乐的歌词编写的角度

       

       

       

       

      《望岳》

      【设计】青年杜甫游历祖国山 水,来到望高大巍峨、神奇秀 丽的泰山,极目远眺, 目光坚 定。 由此引入诗句“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 ”。

      【理由】诗歌能流露出杜甫对 山河的热爱和勇于攀登、傲视 一切的雄心壮志。与故事情节 浑然一体,带来意境之美。

       

      【设计】片尾曲的歌词引入“齐鲁 青未了 ”“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 归鸟 ”等诗句。

      【理由】歌词典雅,歌词押“ao ” 韵,衬托诗人醉心山河的愉悦以及 远大的理想抱负,带来韵律之美。

       

      《月夜忆舍弟》

      请结合文章第③④段和诗歌内容,参考示例,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设计, 并说明理由。

      选( )角度,设计及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