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语文老师组织大家分小组制作“杜甫辑录”,请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任务。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
概述 | 生平经历 | 作品及参考资料 |
年少优游 | 唐先天元年(712 年),出生于河南巩县。母族崔氏为当时名门望族。 | 【材料一】 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选自《唐才子传》) 译文: 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 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 |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24 岁,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游览泰山写下《望岳》,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 【材料二】 甫旷放,好论天下大事。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台,慷慨怀古。 (选自《新唐书·列传》) 译文: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年 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他曾经跟着李白和高适经过汴州,酒醉时登上高台,情绪激昂地追念古代。 | |
唐天宝四载(745 年),33 岁,漫游齐越, 裘马轻狂,他在齐鲁与李白相见,彼此赠诗。 | 【材料三】 【甲】诗 | |
战乱流离 | 唐天宝十四年(755 年)十一月,43 岁, 安史之乱爆发。 | 【材料四】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 自廊州行,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 拜右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贫,孺弱至饿死。 (选自《旧唐书》) 译文: 恰逢安禄山叛乱,天子逃入四川,杜甫为逃避战乱奔走于三川之间。肃宗即位,杜甫立刻只身自郝州前往投奔,半路被叛贼所掳。到了德宗第二年, 他冒险逃出长安去见德宗,天子封他做左拾遗。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 |
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 死。 | ||
唐至德二年(757 年)三月,45 岁,756 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纵火焚城, 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时值暮春,触 景伤怀,创作《春望》。 | 【材料五】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唐乾元元年(758 年),46 岁,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 别”。 | ||
蜀中漂泊 | 唐广德二年(764 年),52 岁,远离家乡, 在蜀中建成杜甫草堂,严武荐杜甫为官, 始为杜工部。 | 【材料六】 【乙】诗 |
【注释】①沉郁忧慨:深沉蕴藉,忧愤感慨。②知人论世: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
B.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甲】【乙】
例句 | 方法 | 释义选项 | 选择 |
好.论天下大事 | 成语推断法:敏而好学 | A.喜欢B.美好,完美 C.乐意D.友好 | |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 | 词义溯源法:会,会合,相遇。 | A.聚会B.理解,领悟 C.恰逢D.时机,机会 | |
甫避走.三川 | 课内迁移法:双兔傍地走。 | A.行走B.跑,逃跑C.奔向D.仆人 |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