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 “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 “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 “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 “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 “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 “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 “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进焉。”对曰: “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 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 “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 “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

    材料二: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以言取人乎, 失之宰予。 ”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 , 而有华下之患; 赵任马服之辩, 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 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 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 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之官课其功庸人不疑于愚。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显学篇》)

    [注]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③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④必:判断。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而世主之听眩A仲尼B为悦C其言D因任E其身F则焉得G无失乎?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给予,与《五石之》 “请与之”中的“与”含义相同。 B . “吾将进焉”的“将”与“将进酒”的“将”用法相同。 C . 长平之祸指的是赵括统兵而被歼灭的战事,交战双方是赵国和秦国。 D . 爵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西汉沿袭秦制,设爵以赏功。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子生活贫困,面对鲁君的赏赐做了出人意料的选择,孔子对其所言大加赞赏,认为他可以保全名节。 B . 孔子信任颜回,子贡告诉孔子颜回偷吃米饭后,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C . 材料二认为华下之战的惨败、长平之战的大祸,是由魏、赵两国任用能言善辩的孟卯与马服造成的。 D . 材料二运用比喻说理,通过如何识别剑器的钝锈与锋利、马匹的低劣与优良,形象地阐释了识人之道。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  

      ②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5. (5) 材料二写孔子识人之失有何用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