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孟子 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 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 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者也; 谓其君 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 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

    (节选自《孟子》)

    (二)

    女子必自择丝麻, 良工必自择完材, 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 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 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 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 富而能供, 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 , 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 若 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民有小过,必求 其善, 以赦其过; 民有大罪,必原其故, 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 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 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 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

    1. (1) 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本 A 而能图 B 末 C 修事 D 而能建 E 业 F 久居而不滞 G 情 H 近而畅乎远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 禹、汤、文、武等几个有名的帝王。 B . 贼,有“破坏 ”“伤害 ”之意,也指抢劫或偷窃财物的人。在文中的意思是“伤害 ”。 C . 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 ”,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D . 责,在文中理解为“要求 ”,与《促织》 中“试使斗而才, 因责常供 ”中“ 责 ”的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 “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 ”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 B . “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 ”, 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 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C . “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在提醒君子为政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原则处理事务。 D . 政令不和谐, 民众就不服从教导, 因而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也就不可能听从命令。这进一步 说明“ 万民之叛道 ,必于君上之失政 。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②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

    5. (5) 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行不忍人之政 ”的一些具体做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