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楼梯步步高

    多尔鲍诺索夫是个外省的文职官员,有一次,因为办理公务来到了彼得堡。他出席冯加洛夫公爵府上的晚会纯属偶然。就在这次晚会上,他遇见了过去学法律的大学生谢波特金。五年前,这个学生给他的孩子当过家庭补习教师。意外相逢让他觉得分外惊讶。晚会上没有一个熟人,出于无聊,他走到了谢波特金跟前。

    “您这是……这个……怎么到这儿来了啊?”①他一边问,一边用巴掌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我到这里来,跟您一样……”

    “不妨换句话说,跟我不一样……”多尔鲍诺索夫眉头一皱,瞅了瞅谢波特金,“嗯,近来怎么样?”

    “还算凑合吧……大学课程学完了以后,在波多考尼科夫手下,我当了个小官员,处理一些特殊事务。”

    “真的?初涉官场,这情况就算不赖……不过……这个……请原谅我问得冒味 , ②担任这职务,你的薪俸有多少?”

    “八百卢布……”

    “咳!……连抽烟的钱都不够……”多尔鲍诺索夫轻轻说了一句,仿佛是个监护人似的,流露出屈尊迂贵的口吻。

    “在彼得堡,要想日子过得无忧无虑,这一点儿钱,当然不够花销,不过,除了这笔收入,我还在铁路局兼任秘书……他们支付给我一千五……”

    “真……真……真的吗?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多尔鲍诺索夫插话说,他的脸上若隐若现在闪光,“顺便问一句,我最亲近的朋友,您是通过什么门路和这府上的主人结识的呢?”

    “说来挺简单,”谢波特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我在御前大臣洛德金府上碰见了他……”

    “您……您常常去洛德金府上走动?”多尔鲍诺索夫瞪大了两只眼睛。

    “经常走动……因为大臣的侄女嫁给了我……

    “娶了大……大臣的侄女?哦……您说说……我……您一定还记得……这个……我过去早就祝福您前程远大 , ③尊贵的伊万·彼得内奇……”

    “彼得·伊万诺维奇……”

    “是,是,彼得·伊万诺维奇……您知道,我只瞅了一眼,就认出这张面孔很熟悉……一秒钟就认出您来了……我心里想,一定要请他共进午餐④……嘿嘿!……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老头子的请求吧?欧罗巴餐厅,三十三号单间雅座……下午一点至六点恭候光临……”

    一八八五年

    理谷羽译

    文本二

    作为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朴素、自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如《苦恼》中写一位马夫姚纳,在儿子夭折的一星期里,几次想跟别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都遭到各怀心事的乘客的冷遇,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向老马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作者借助这一平淡无奇的故事,揭示出黑暗社会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和小人物孤苦无告的悲惨遭遇,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二)含蓄、冷峻。契诃夫从不轻易在小说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和主观议论,而把这种主观倾向寓含于客观冷静的艺术描写之中,让生活本身来说话,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如《瞌睡》写13岁的小女孩瓦尔卡白天不停地为主人干活,晚上还得整夜地给主人的小孩摇摇篮。她困极了,可小孩总是哭哭啼啼,使她根本无法入睡。最后她捏死了摇篮中的小孩,倒在地上酣然睡着了。作者在冷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瓦尔卡的命运究竟将会如何?对此作者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思考。

    (三)简洁、凝练。契诃夫主张“简洁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其小说大多是速写式的,既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和背景交代,也很少大起大落、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急剧变化的紧张场面;而是情节简单、发展迅速、人物不多、主次分明,语言精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化人物性格、塑造典型。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案一个场面,四个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节选自《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②两句的省略号都表示声音的中断,显示出多尔鲍诺索夫漫不经心的状态;体现出契诃夫语言风格中冷峻的特点。 B . ①②③句中的“这个”,似乎是多尔鲍诺索夫的口头禅,都表现出其傲慢的性格和前倨后恭的心态;而他态度的突出变化则极具讽刺效果。 C . 第④句中人称的变化,反映出多尔鲍诺索夫知晓了谢波特金特殊身份后急切想掩饰自己不当行为的紧张情绪,极具嘲讽意味。 D . 第③④两句中的省略号都有急于寻找话题的意味,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多尔鲍诺索夫的尴尬内心,彰显了语言的个性化。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截取聚会时的片段,在朴素的生活中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嘲讽了因等级观念而产生扭曲心理的可笑现象。 B . 谢波特金的回答总是被打断,既显现出多尔鲍诺索夫武断、急躁、势利的性格,又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变化和讽刺效果。 C . 本文运用细节描写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于冷峻的描绘中,引发人物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D . 本文标题运用比喻和反语手法,嘲讽了多尔鲍诺索夫心理变化过程,揭露了其因地位等级变化而表现出的奴颜婢膝的丑态。
    3. (3)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多尔鲍诺索夫的心理变化过程。
    4. (4) 请结合文本二,对文本一中人物的语言特色进行赏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