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上·化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 I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水成说”“ 风成说” 等观点争论了 100 多年。到今天,已故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创立的“ 新风成说” 已基本成为共识。按照新风成说的理论, 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与建造一个永久性舞台的过程非常相似。

    搭建舞台第一步是选地基。黄土高原选中的地基是鄂尔多斯地块,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质单元,而且自形成以来就以稳定著称。建造舞台的第二步是在地基之上砌盖主体结构。那么主体结构的材料从何而来呢?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大气环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开始形成。从距今 300 万年开始, 因为干旱少雨,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中亚地区地表物质的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导致岩石破碎,逐渐形成面积广袤的戈壁、沙漠,进而产生了大量粒径小于 0.25 毫米的颗粒物—— 这就是用来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

    地基选好了, 建筑材料有了, 由谁来开始搭建呢? 此时季风作为“ 建筑师” 出马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上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上会产生沿纬度分布的风带—— 南北纬 30°和赤道间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 南北纬 30°到 60°之间的西风带。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后,这就迫使西风带分成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以南向东流动, 北支沿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动, 并向南扩展到大约北纬 30°左右。它首先经过的是比较干旱的地带,一定的气象条件下,风会把地面的颗粒物吹扬起来,沿着山间低地形成的通道直接输送到今黄土高原地区。在到达黄土高原地区时, 风力渐渐减弱,于是粗颗粒先被抛撒下来、然后是粒径中等的颗粒、最后是小颗粒物,所以今天黄土高原上粒径由大到小的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与风的方向相吻合)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辛勤的“ 建筑师” 就这样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搬运着、抛撒着、堆砌着。直到向南遇到秦岭、向东遇到太行时,它才不得不停止工作。最终,在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 一个土层深厚、宽广辽阔的黄土“ 大舞台” 基本成型。

    上苍费尽心力打造的黄土高原, 又能给人们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呢? 从气候条件上看,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春寒冷干燥多风沙, 夏秋炎热多暴雨,绝对称不上气候宜人。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来看,黄土高原上曾发生过地震、山崩、水旱风沙灾害等等,灾害种类之多、频率之高、危害之大在全国各大地理区中都位居前列。在如此条件下,可为什么黄土高原上的人类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 200 多万年前?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邦国到王国到帝国一直绵延不绝? 

    被誉为“ 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的汤因比, 曾提出文明起源于“ 挑战—— 应战” 的理论。他认为文明不可能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自然萌芽, 而是在面临外界挑战时的不断应战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种挑战不能太过微小, 否则激发文明反弹的能量和活力也很小,因此某些文明数千年来都处在停滞发展的阶段,比如非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原始部落;挑战也不能过于巨大,以至于超过负荷,这样也会导致文明发展中途停滞或夭折。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土高原正是符合“ 挑战—— 应战” 理论的绝佳之地。

    虽然气候谈不上宜人, 黄土高原的气候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虽然历经自然灾害侵扰,但黄土高原地域面积广大,东西跨度约 11 个经度, 南北跨度约 6 个纬度。高原之上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也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地理隔绝,所以在环境变化或发生灾害时,人们总有辗转腾挪的空间。

    对黄土高原上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农业的起源。在距今约12000~ 11000 多年间,人类文明面临了一场巨大的挑战。当时地球本来处于温暖的间冰期,却猝不及防地发生了一次急剧降温, 在短短几十或是十几年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 7~ 8℃。在这种急剧的环境变化下,植物大面积死亡,原有的很多动物或灭绝或向南迁徙了,原始人类可以采集到的果实、种子等食物,可捕猎到的猎物,都大量减少,人类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靠天吃饭的采集和渔猎已经濒临绝境,不甘心就此灭亡的人类只能另辟蹊径。于是,在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先民们开始驯化粟、黍,原始的旱作农业就此萌芽。

    农业起源了, 但只有土层足够深厚, 才能让诞生于其上的农耕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如果土层太薄,在耕种了几季之后,就会触到基岩层,无法再进行农耕活动。在黄土高原上,这根本不成问题。黄土高原上黄土一般堆积厚度在 80 至 120 米,最大厚度超过 400 米。黄土还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即“ 自肥性”。20 世纪初美国地质学家庞波里在考察过我国的黄土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中国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正是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继续不断地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就这样,黄土高原地区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新石器时代到周秦汉唐,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里人口稠密,农牧业与手工业发达,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陕西西安和其附近的咸阳是西周、秦、西汉、隋、唐五朝的国都所在。但在中华文明的创建过程中,黄土高原从来都不是舒适安逸的“ 伊甸园”, 也不是隔绝一切危机和挑战的“ 庇护所”,它更像是一个广阔而坚实的“ 舞台”, 让历代以来无数的中华儿女登上它,在一次次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活力、积极应战,并锤炼出与众不同的适应能力,最终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经久不衰、文明载体始终如一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人特制的舞台》)

    1. (1) 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新风成说” 是一种理论假设, 认为风在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B . “ 建筑师” 在文中指南北纬 30°到 60°之间, 由西向东流动, 风力逐渐减弱的季风。 C . “ 另辟蹊径” 在文中是指先民们驯化粟、黍, 以农耕作为应对生存挑战的新思路。 D . “ 自肥性” 指黄土高原堆积的黄土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保证农作物营养的特性。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了大气环流方向和季风行进方向,再加上中亚地表物理风化严重,这些都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 B . 季风将中亚地区戈壁、沙漠中的地表颗粒物不断输送到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经过漫长岁月堆积,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 C . 因为风力逐渐减弱,颗粒物按粒径大小被先后抛撒到地面,所以黄土高原土层的底层为大粒径的沙黄土而表层为小粒径的黏黄土。 D . 虽然黄土高原气候不佳、地质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很差,但人类文明依然在此得到发展并绵延不绝,原因在于地域空间广阔。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没有秦岭、太行山在南边和东边的阻挡,黄土高原的面积会更加宽 广,土层会更加深厚,依托土地的农耕文明也会更加发达。 B . 黄土高原上持续的农业活动为人口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作 者强调农业的起源对黄土高原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 C . 材料最后一段使用“伊甸园”“ 庇护所”“舞台” 等词, 突出了黄土高原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形象化的语言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D . 材料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涉及人类文明演进状况,说明揭示自 然对人类的影响是《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类文章的选题特色之一。
    4. (4) 作者指出“ 黄土高原正是符合‘ 挑战——应战’ 理论绝佳之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 
    5. (5) 材料摘编自《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人特制的舞台》一文,作者为什么要强调“ 特制” 一词?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