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浙江月考)
材料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广袤的乡间,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浙江作为全国3个试点省份之一,率先启动了乡村博物馆试点工作。率先建成的乡村博物馆,有的脱胎于文化礼堂的地域文化展示馆、非遗传承基地:有的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起的红色展馆:有的属于乡镇中的企业文化展示馆:有的是名人故居(展示馆)、民间收藏展馆。这些既“土”又“特”的乡村博物馆聚焦于“三农”,增强了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填补了农村文化洼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但同时也存在主题不清、同质化严重、缺乏与所在地关联、运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财力不足等问题,乡村博物馆要想实现长久、良性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共同绘制乡村美好生活图卷。
材料二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件青钢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新风尚。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能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闻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让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体验绘就关好生活的新画卷。
-
(1)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道路和方向”的知识,分析和预测乡村博物馆建设的过程。
-
-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文化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