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乙】
看文字如捉贼,须于盗发处,自一文①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莫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他在何处做贼,亦不得。读时要体认得亲切,解时别白②得分晓,如此读书方为有益。(选自《朱子读书法》)
【丙】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③ , 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④取舍于其间。大率⑤徐行却立⑥ , 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一文:指一文钱。②别白:分辨明白。③纷错:纷繁错杂。④遽:仓促。⑤大率:
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竹之关节,较坚硬。
方 法 | 字 词 | 词 义 | |
字源演变法 | 有朋.自远方来 | (甲骨文) (篆书) | (隶书) |
|
| 本义:两串玉系在一起→引申 追随→ 比喻义:⑴ | 义:凤高飞时群鸟 |
课内迁移法 | 亦.不得 | 不亦.说乎 | ⑵ |
词典查阅法 | 然.后可以有得尔 | ①是对的;②指示代词,这样 ③然而 ④……的样子 | ⑶ |
小语:我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有疑问,“说” 和“乐”都表示快乐的意思,二者可以互换吗?
小文:我觉得不行。“乐”指的是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很高兴,是外在的快乐。
小语:我明白了。那么“悦”指的就是①。
小文:厉害。
小语:我还不明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小文:噢,这句话的意思是②。
小瑞:我发现丙文层次很清晰,他先提出①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证了②和③的读书方法。
小语:乙文中的读书方法更有趣,他说“看文字如捉贼”,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小文: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