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黄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父亲的脚印

    ①父亲的军功章里,有一枚奖励行军“走路”的奖章,当年母亲提及此事时,我们颇感好奇,追问父亲才知原委。那是解放战争时期苏中战役中,为了实现运动中歼灭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战略目的,父亲与战友们一起日夜兼程连续走了一百多华里,因其表现出色而获得的。

    ②父亲42码大的脚上长着老皮、鸡眼、厚指甲,不修脚走路,一瘸一拐的,每次让师傅修脚没有半天工夫好不了。一双新袜子穿不了几天,袜底就要打补丁了。幸亏部队生涯让他练就一手好针线活,缝补的袜子针脚细小、整齐,穿起来蛮舒服,分量却有些重,洗起来有点费劲,有时母亲也会唠叨几句,父亲便会摆起脚的功劳,让我们对他这双脚肃然起敬。

    ③父亲的双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跟随部队行军十余年。1942年,他在茅山加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打游去的时候爬山、这坎、穿越树林,这双脚从未掉过队。新四军在江苏延陵与侵华日寇战斗,他担任通信员,来来回回冒着敌人炮火传递作战命令。战斗大捷,父亲说自己的脚没少出力,还被首长口头表扬了。每次参加战斗,父亲都冲锋在前,事情抢着做,首长和战友们都说他脚头勤快,1943年,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④在解放战争时期,父亲跟随部队从苏南到苏北再山东,全靠这双脚赶路,不仅白天走,晚上还要走,甚学会了边走边睡的本领。最长那次,连续行走两天一夜,父亲的“走路”奖就在这次行军战斗中所得。行军,常常是上有敌机盘旋、俯冲,后有敌军追赶。为此,队行军往往选择崎岖不平的山路、沟沟坎坎的小路低不平的石头路、泥泞打滑的烂泥路。

    ⑤赶赴抗美援朝战场时,几天几夜在火车里盘腿而坐,父亲和战友们都双腿浮肿,到站后无法马上行走。进入朝鲜境内又逢严冬,走时匆忙穿了单鞋就上前线,父亲和战友们的脚不是冻伤就是生冻疮,在恶劣环境下长久行走,父亲的双脚留下了伤痕累累的纪念。

    ⑥双脚落下毛病,父亲无怨无悔,还充满自豪。他曾经讲过,在投身革命之初跟着部队行军走路是为了能吃饱饭。父亲小时候,家里田少孩子多,比较穷,他13岁就给地主家干活,当了放牛娃,知道挨饿滋味;经过部队教育后,进一步懂得行军走路打仗,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饱饭。这也是他和战友们无论刮风下雨、冰天雪地、酷著炎热,还是遭通敌军国追堵截,都能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原因所在

    ⑦在行军走路中所建立起来的战友情感更是不一般,有次行军途中父帝发起高烧,浑身无力,无法行走,是两位战友架着他走了几十里才到了目的地。在行军走路中倒下去的战友,则是父亲心里永远的痛苦怀念

    ⑧跟着共产党,才能吃饱饭,这是父辈那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父亲生前常说自己是幸运儿,不仅吃饱了饭,还过上了这么好的生活。

    ⑨而在我们心目中,父亲脚虽不美,留下的脚印却是如此坚定美好。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篇交代了主要人物父亲和其行军“走路”奖章的来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 . 文中描写了父亲行军途中的环境,体现了路途的艰难,衬托出战士们不畏艰险的精神。 C . 文章围绕“我”的感受行文,通过“我”的叙述塑造了一个勇敢勤快、意志坚定的父亲形象。 D . 文章句式富于变化,长短句相结合,善于运用修辞,细腻地描绘出战争年代的艰难与不易。
    2. (2) 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父亲42码大的脚上长着老皮、鸡眼、厚指甲,不修脚走路,一瘸一拐的,每次让师傅修脚没有半天工夫好不了。(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新四军在江苏延陵与侵华日寇战斗,他担任通信员,来来回回冒着敌人炮火传递作战命令。(“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3) 简述第⑥段中“双脚落下毛病,父亲无怨无悔,还充满自豪”的原因。
    4. (4) 选文标题能否换成“我的父亲”?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