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综合题
  • 1. (2023高一上·连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  ①     , 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  ②     , 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童子功”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    ③         , 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义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1. (1)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线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红烛》化用“蜡炬”这一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B . 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是如何给出精妙“药方”的。 C . 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透彻精辟而振聋发聩。 D . 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2. (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