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宜州期中) 阅读《“飞天”凌空》,完成下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樊云芳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层次分明,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B .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C . 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 D . “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静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2. (2) 对本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使用的形容词与副词,“修长美妙”“轻轻”“震耳欲聋”等,大多是比较客观、可以为感官直接感知的。 B . 用语准确,如用“舒”“蹬”“飞”“托”“插”等动词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用“犹如”“似乎”提示读者文中的“慢镜头”只是一种描写。 C . 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沉静自若”“翘首而望”“潇洒自如”“如梦初醒”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概括力,又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简洁特点。 D . 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如以“飞天”这个极富动感的静态形象来比喻吕伟起跳时的身姿,既表现其优美,又能看出其动作轻盈。
    3. (3) 吕伟跳水的整套动作只有1.7秒,作者是如何让读者从容欣赏和品味的?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