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萍乡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厚积与薄发

    刘道玉

    ①成语是汉语独有的语言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是固定不变的,源于神话、历史典故或是约定俗成的名言。成语厚积薄发所描述的,是做学问必经的过程,也是做学问精益求精的精神。

    ②“厚积薄发”一词,最早出自于宋代苏轼的杂文《稼说送张琥》,其中写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他写这篇杂文的背景,是目睹了士大夫中急功近利、浅薄轻率的风气。他结合自己做学问的体会,认为做学问千万不能自得自满,追求虚名,必须专心致志,做到博观而约取,使自己具有丰富知识的精粹,也方能著书立说。

    ③厚与薄是对应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它们不仅包含着量的概念,而且重要的还体现在质的区别。可是,《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对厚积薄发的诠释并不准确,甚至存在概念上的错误。例如,它们诠释道:“厚积”是指大量地、多多地积蓄或充分地积蓄,这个解释当然是正确的,但对薄发的解释就经不起推敲了。它们解释说:薄发就是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这里的“薄”与少和慢并不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说,这里的“薄”是指精,是质的观念。

    ④西晋诗人左思当是古代厚积薄发的学者之一,他并非天赋异禀,小时候甚至有些迟钝,学习成绩平平。成年后,他理想高远,立志如山,决心要创作《三都赋》,即描写魏、蜀、吴三国的都城。但是,消息传出后,一片质疑声,甚至对他冷嘲热讽。左思并没有动摇,而是走厚积薄发之路,他查阅三国史料,实地考察三国旧都。然后,他深居简出,无论走到哪里,把随时想到妙词佳句都记录下来。经过十年的奋发努力,他终于写出了12000多字的《三都赋》,平均每年写1200多字,每个月写100多字。这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三都赋》印行以后,好评如潮,名满天下,一时洛阳纸贵。

    ⑤华罗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也是被列入美国芝加哥科技博物馆88位世界数学伟人之一。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他的成功就是对厚积薄发最好的诠释。在总结做学问的经验时他说:读书必经过两个过程,第一步是由薄到厚,这就是厚积;第二步是由厚到薄,这就是薄发或约取。意思是经过分析与归纳,以达到把握整体、抓住本质、牢记要点,运用科学规律。他还说过,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这二者也是因果的关系,不勤奋怎么能够做到厚积,如果没有天才的灵感,又怎么能够实现“薄发”式的创造成果呢?

    ⑥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厚积与薄发呢?我们须知,任何书本知识,都是瑜瑕共存,精粗混杂,必须分清优劣,经过大脑进行一番加工,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越是厚积越要精取。

    ⑦真正的学者,不是要记住许多死的知识,而是要约取知识的精粹,即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和方法。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连接厚积与薄发的中间阶段就是创造,而创造需要发挥大脑的反思、联想、归纳、推理、分析等思维能力,这时获得的“薄发”,已经不是简单重复原来厚积中的内容,而是以新的“思想产品”出现的。

    ⑧在研究过程中,仔细观察,勇于探索,严谨考证,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我深信,如果我们坚持这些原则,就能够培养出具备厚积薄发能力的杰出人才来。

                                        (刊载于2022.2.《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厚与薄是对应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它们不仅包含着量的概念,而且重要的还体现在质的区别。 B . 我们必须分清书本知识的优劣,经过大脑进行一番加工,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越是厚积越要精取。 C . 文章开头运用道理论证,引用苏轼的言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厚积薄发的含义,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D . 文章④⑤小节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 (2)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是(     )
      A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 (3) 议论文常使用某些关键词句推进或转换话题。请参考下面所给的示例,从《厚积与薄发》中找出一处语句,并对其进行分析。

      示例:

      句子: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说说有业之必要。(《敬业与乐业》)

      分析:该句使用关联词语“但”表示转折,将论述的话题由“敬业”“乐业”转向“有业之必要”,从而引出下文的论述。

      句子:

      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