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上·南山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

    【材料一】

    终身学习,方止焦虑

    ①“日新月异”是这个时代生动的写照,据统计,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这给人们带来了获取各类知识、学习各项技能的便捷,同时也加重了一些人唯恐被时代淘汰的焦虑感。如何摆脱这种焦虑?

    ②首先要立志于学,立下终身学习的坚定志向,与各种干扰和诱惑作斗争,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学理论、学科技、学文化、学法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次要带着思考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持续学习和不断思考是一体两面,在学习中不能囫囵吞枣,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要思考并理清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知识背后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给它们做好自己的注解并寻找知识体系的突破点,知其所以然,方可得新知。最后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通过学以致用,把持续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并通过在实践中多听、多问、多想,检验、反馈、巩固所学成果,提高学习能力和层次,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总之,终身学习,方止焦虑。

    (节选自《法制网》)

    【材料二】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①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的确“轻”了不少。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②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

    【材料三】

    从书香中汲取奋进力量

    ①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站在新起点上,从读书中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培养兴趣,突出重点。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别书籍,涉及不同领域,阅读乐趣也各不相同。读文学经典,可感悟人间悲喜冷暖,获取知识、经验和智慧;读历史典籍,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立起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胸怀和担当。

    ③学思结合,深化认识。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深化。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读书一般经历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过程。就是说,读书要善于运用统摄的才能,舍弃书的枝蔓,掌握书的“基本线索”和“精华”。只有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方能有的放矢、学有所获。

    ④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在学习中,我们了解掌握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行胜于言”,使学习成效转化为发扬优良传统、矢志精武强能的思想共识和实际行动。

    (节选自《解放军报》)

    1.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带着思考去学习,在学习中寻找知识体系的突破点,知其所以然,方可得新知。 B . 读书不仅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还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C . 人们可以通过终身学习,并把持续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来摆脱焦虑。 D .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兴趣、深化认识,进而从书香中汲取奋进力量。
    2. (2)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3. (3) 材料三中第三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 (4) 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