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古代诗歌阅读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注】①阴铿:南朝著名诗人。②东蒙:东蒙山,杜甫与李白曾共同去东蒙山访道。③橘颂:《楚辞·九章》之一,屈原作,喻寓高洁坚贞。④莼羹: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荪菜、莼羹、鲈鱼脍之美,即发感叹:“人生贵在适意,怎能旅居千里之外去追求名利爵禄呢!”就命令驾车回家。⑤簪笏:冠答、手板,仕官所用之物。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先赞叹李白诗才,再用“共被”“携手”“同行”等词写出与李白情同弟兄的关系。 B . 诗中没有直接描写范十及其居舍,但从小童之“清”,可以推想幽居的清雅、隐者的脱俗。 C . 本诗后四句具有深意,既有直接对历史人物屈原和张翰的评价,又有遁迹沧海的隐逸念头。 D . 本诗先写与李白的相处,后叙寻范十隐居,分别关联诗题中“与”“寻”二字,构思严谨。
    2. (2) 本诗“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句与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四句都含有时光流逝之意,但二者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