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3九上·姑苏月考)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氢氧化钠、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可以使CO2不进入大气。其中一种方法是将分离聚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压入地下封存。被封存的CO2固体(即干冰)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1. (1) 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2 , 排入大气中导致效应增强;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酸化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自然界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是
    2. (2) 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3. (3) 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
    4. (4) 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填“变大”或“变小”)。
    5. (5) 被封存起来的CO2固体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