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人的兵站

    石钟山

    ①那是许多年前的一个初冬,一次突然而至的落雪,让兵站又一次与世隔绝了。

    ②打点好行装的战士常小兵,只能望雪兴叹了。背包以及随身的一切家当,昨天晚上已经收拾妥当。就等今天一早山下的大站派车来接他,然后他就要告别工作了5年的兵站。

    ③这是青藏线沿途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兵站,窝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只有两个士兵的编制,归山脚下的大站管理。他们离大站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个青藏线,沿途大小兵站不计其数,保障着后方的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高原。[甲]常小兵把自己的兵站比喻成一个螺丝钉,虽然小,但不可缺少

    ④每当迎接一批人到来,他们都是兴奋的、喜悦的,像招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时,兵站里才有了烟火气。每来一拨人,足以让两个士兵高兴上好几天。他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些人,当然都是些军人和探亲的家属。那些军人的妻子或女朋友,穿着鲜亮,说话动听。她们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去奔赴她们爱人工作的地方。

    ⑤两人的兵站,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冷清的,大批车队不会在他们这歇脚驻足。他们早就计算好了行程和时间,路过他们两人兵站时,并不停留。两个人跑到路边,向车队的战友们挥手致意。车队发现两个人,会鸣笛打招呼。偶尔地,也会有战友摇下车窗,扔给他们一袋方便面或者一两个水果,摆摆手,笑着走了。他们听着车队远去的隆隆声响,[乙]心里也跟着热闹过了

    ⑥这是道路开封后的日常景象。一到秋天,突然一场雪之后,气温骤降,再连续下几场雪,路便封了。他们兵站便成了一座孤岛,与世隔绝。他们要挨过漫长的冬季,盼望着路上的雪和山上的雪一点点融化,直到再次热闹起来。

    ⑦常小兵在兵站工作5年了,5个春夏秋冬,他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可今年不一样了,他到了要离开的时候。3天前,他就接到了今年退伍的通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常小兵已经司空见惯了。每年的春天,他都会见到一批车队,载着入伍的新兵,昂扬地向高原挺进。他注视过这些新兵的眼神,有憧憬有梦想,和自己刚参军时一样。他更多的是留意那些从高原上下来的退伍老兵。他们摘去了肩章和领花,一律沉默着。在这些老兵的眼神中,常小兵体会到了什么叫成熟。如今,也轮到他退伍了。接到退伍通知那天,他的心境就不一样了。有不舍、留恋,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⑧参军满两年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常小兵和王娟订了婚。王娟是他同学,从初中到高中。后来,王娟考入护士学校,在老家镇医院当上了一名护士。两人上学时就心生朦胧,他参军后,就一直通信。在公路解封期,十天半月,大站的人上山送补给时,都会给他带来好几封王娟的信,通信频率几乎是隔天一封。大站来人时,他也会把写给王娟的厚厚一叠信,塞给送给养的人,让他们带到山下寄走。两人都知道,只要一到封冻期,他们就会有半年的时间接不到对方的信。

    ⑨大约在退伍前20天,常小兵就告诉王娟自己大概离队的日期。王娟告诉他,自己要亲自来接他下山,还要看一看他信中说的兵站,然后到大城市里逛一逛,准备他们春节时期结婚的用品。

    ⑥自从和王娟订婚后,他思念恋人的心情与日俱增,随着退伍的日子临近,几乎到了顶点。

    ⑪[丙]现在却被这场突然而至的大雪瞬间浇灭了

    ⑫大雪一落,山上路上一切都白雪皑皑,不仅路断了,连他们唯一通往大站的电话线也断了。电话线中断是常有的事,比如,一次塌方、一场大风、或是一场大雪,都会让脆弱的电话线中断。

    ⑬突然的落雪让常小兵打消了正常退伍的念头,他只能等待来年化雪的日子。这几个月,他是怎么度过的,事后他自己都记不住了。每天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望山望雪,然后他就会拿出王娟的照片,看上一遍又一遍。王娟在他眼前阳光温暖地笑着,笑容中透出对幸福的渴望。这是一张王娟新近寄来的照片,当时,他们已经定好了婚期。

    ⑭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天天跑到山路上去,雪先是硬的,后来慢慢变软,最后又在他手里开始融化。不经意间,远山近景的雪开始变薄、变淡,他的心也一点点敞亮起来。他经常会想,王娟现在在干什么,她要来接他下山,她来过了吗?眼看冰雪就要消融了,想着念着,雪就真的一点点化了。

    ⑮一天清晨,他突然听到了外面汽车的隆响。他以为是做梦,可轰鸣声一点点地接近两个人的兵站,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慌张地跑到外面。一辆越野车停在了兵站门前。

    ⑯[丁]先是后座一侧车门打开,然后他看到一支拐杖探了出来,然后又看到一只脚,王娟拄着一支拐梦一样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呆怔地望着她,看见王娟眼角有两行泪流了下来,嘴唇颤抖着。他叫了一声:王娟。便扑了过去。

    ⑰王娟不仅如期地来接他了,还在这里和他一起熬过了漫长的冬季。接王娟的车还没有行驶到大站,雪便落了。车无法行驶,王娟被困在一个兵站里。快化雪的时候,她偷偷地向大站步行而来。结果,王娟被冻晕在半路上。找到她时,她已经冻僵了,一条腿被冻伤。还没等完全康复,王娟就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

    ⑱她终于见到了心爱的爱人。兵站的车载着两人,在小路上越驶越远。两人兵站,送行的新兵站在高处,泪眼模糊着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⑲两个人的兵站还在,又有了新故事。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两次写到兵站“与世隔绝”,交代了戍边战士生活环境的恶劣,烘托出戍边战土的坚韧品质。 B . 小说通过常小兵接到退伍通知时心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引发对其爱情的叙述,故事衔接自然。 C . 小说写了王娟到兵站接常小兵退伍的经历,正面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突显两人的美好爱情。 D . 从小说结尾可知兵站的人员会有变动,但战士戍边的使命不会变,新兵将会书写新的戍边故事。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甲]可以看出常小兵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清楚自己虽是小兵,但也责任重大。 B . 句子[乙]中的“热闹”与段首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兵站日常生活的单调。 C . 句子[丙]中的“浇灭”二字,既突出了雪下得大,也暗示了常小兵此时情绪的低落。 D . 句子[丁]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描绘常小兵与王娟的见面场景,感人至深。
    3. (3)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第①至段中常小兵的心理变化历程。
    4. (4) 文学评论小组要以“兵站”为关键词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