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属于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作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个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之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毛泽东《实践论》)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社会的人参加的社会实际生活。 B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人们对自然界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认识,都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 .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离开实践,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理论都是错的。 D . 概念来自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它体现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间的联系。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与人的思想密切相关,因此它们对人的认识发展产生的影响比其他方面更为深刻。 B . 人们对社会历史了解片面既有剥削阶级的原因,也有生产规模的狭小对人们眼界的限制的原因。 C . 不能依据主观上的判断来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属于真理,而应根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来判定。 D . 理性认识阶段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相较于感性认识阶段,其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更重要。
    3.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段引用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论证了人们失败的原因。 B . 第四段承上启下,由上文论述实践的重要性,转入论述认识在实践中的发展过程。 C . 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人们将实践中的感觉和印象形成认识,并生成概念。 D . 第六段通过对比,论证了理性认识阶段比感性认识阶段更高级,很有逻辑性。
    4. (4) 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考察团得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一结论的推理过程。
    5. (5)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谈一谈学生犯了什么错误?伽利略的实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6世纪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把古代思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真理。只有一位数学老师伽利略不这么认为。一天上课时,伽利略对学生们说:“站在楼顶上,左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同时扔下去,哪个先着地?”学生们想了想,回答说:“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轻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伽利略摇摇头,说道:“不对,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是两个铁球一起着地。”学生们惊呆了,居然有人敢公开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大家议论纷纷,怀疑地看着伽利略。于是,他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到比萨斜塔的顶上,很快,人们看见铁球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同时落到了地上。自从伽利略第一个站出来挑战亚里士多德以后,更多的人认识到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