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婺城模拟) 阅读

    【甲】 

    再下第[唐]孟郊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乙】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丙】

    王子安

    [清]蒲松龄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请睡,已赏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绐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子女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犹记长班帽落。寻至门后,得一缨帽如盏大,共疑之。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异史氏曰:“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失笑哉?顾得志之况味,不过须臾;词林诸公,不过经两三须臾耳,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

    (节选自《聊斋志异·王子安》,有删改)

    1. (1) 甲乙两首诗歌都是孟郊参加科考之后的感怀诗,但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2. (2) 字词理解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请你一起来梳理“文言小秘诀”。

      文言现象

      原文词句

      温馨提示

      解释

      古字通假

      家中有一媪

      增笑耳(蒲松龄《狼》)

      古今异义

      与尔戏耳

      便扶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词多义

      犹记长班帽落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宁不哑失笑哉

      公欣曰(《世说新语·咏雪》)

      ……的样子

    3. (3) 用“/”给丙文的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子 女 皆 笑 王 醉 亦 稍 解 忽 如 梦 醒 始 知 前 此 之 妄

    4. (4)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家人对他期望过高,使得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麻醉,以逃避“候榜”时的煎熬。 B . 王子安梦中科举高中时屡屡说“赏钱十千”,可见他家境富贵。 C . 王子安幻境中想到的是“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这说明当时的一些士子图谋的乃是个人名利和虚荣。 D . 鬼狐是因为同情王子安的坎坷遭遇,所以想成就王子安的科举仕途之路,因而托梦提前告诉他。
    5. (5) 小语同学看到孟郊、王子安的科举经历,联想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喜极而疯,不禁痛斥万恶的科举制度。请结合原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链接材料】

      “学而优则仕”,古人大多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实现阶层跨越。如我们熟悉的欧阳修,他23岁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如贫寒出身的范仲淹,26岁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哪怕经历“庆历新政”的失败,依然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