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3七上·兰溪月考)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国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材料二:“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上缴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被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的种类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受罚;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代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是什么?西周对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中国”这个具体概念?文化和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依据材料三,归纳强盛的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