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Ⅰ

    材料一:

    ①近视(Myopia)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

    ②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若将目标逐渐向眼移近、发出的光线对眼呈一定程度的散开,形成焦点就向后移,当目标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点,才能看清目标。此点离眼的位置愈近,近视眼的程度愈深。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称为屈率性近视)。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

    ③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D,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称为单纯性近视。另一种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称为变性近视。此外,习惯上常将3D以下近视称为轻度近视,3~6D者称为中度近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2023-2030年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目标

    ①2023年,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②方案要求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学较、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教育观、成才观,形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力争到2030年,实现____方案强调,每个学生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选自“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①国家疾控局近日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技术,采用三级预防策略落实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措施,以预防、降低、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

    ②《指南》要求,日间户外活动2小时和体育锻炼1小时。户外活动预防近视主要与多巴胺有关,室外较高的光照水平会促进眼睛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延缓眼轴增长,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此外,户外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模糊减少,也认为可能对抑制近视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③学龄儿童日间户外活动应达到2小时,落实于校内校外。上学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的部分,应在周末补上,并达到每周户外活动至少14小时。幼儿园儿童提倡日间户外活动3小时,把更多的保育内容放在户外。

    ④如果家长很难保证孩子每天有2小时及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补齐,多陪伴孩子走路上学放学,给孩子选择在户外进行的课外兴趣班。在周末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或运动,补充光照。老师可以把一些课程放到户外上,如兴趣类课程、班会等。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也可以达到效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 B . 近视眼大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 C . 青少年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 D . 户外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模糊减少,对抑制近视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2. (2) 请根据材料一,说说“近视”是一种什么疾病。
    3. (3) 观察材料二图表,把结论填写在材料二中的横线上。
    4. (4)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有效防控青少年近视。(至少三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