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真正意义上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作“简”或“牍”。把竹子或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成“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60千克重。西汉时期,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牍:
册:
轻便— 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