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浉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于孔子曰:“秦穆公其国小,处僻而霸,何也?”对曰:“其国小而志大,处虽僻而其政中。其举果,其谋合,其令不。亲举五羖大夫于系禦之中 , 与之语,三日而授之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则小矣。”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 , 驰于邑中,非恭俭也。此二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

    周公旦白屋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

    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节选自《说苑·尊贤》)

    材料二: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鳍,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注】①五羖大夫,即百里奚。系缪,同“缪”;威公:即齐桓公。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贤者不悲A其身B之死C而忧其国D之衰E故必复F有贤者G而后H可以死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偷,有“苟且”之意,“不偷”指政令严谨严肃,与“忙里偷闲”中的“偷”意思不同。 B . 舆,指车,又指轿子。成语“出舆入辇”,意思是指出行与归来都要坐交通工具。 C . “伯牙破琴绝弦”中的“绝”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巅”中的“绝”意思相同。 D . 逆,指预先、预料,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中的"逆"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穆公广招人才,曾经从囚犯中提拔了百里奚,秦穆公这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气度,对他成就霸业有极大帮助。 B . 失去管仲、隰朋等人后,竖刁等人得到重用,最终导致齐桓公悲惨死去。从齐桓公之死可看出,任用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知人善任很重要。 C . 材料一中,使用周公、晏子、孔子各例意在表明,有品行有学问的人凭借个人的魅力能为国君延揽到更多杰出的人才。 D . 从材料来看,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实际上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就像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一样,才能无法施展。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

      ②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5. (5) 两则材料都谈到管仲,但对管仲的评价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