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端午节的历史 

    时期

    地域

    纪念人物

    习俗

    汉代之前

    中原和长江中下

    待考证

    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受端午是恶日的观念影响,主要活动有采药、用药、采兰沐浴、禳除灾害等。

    两汉

    浙东地区

    曹娥

    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避恶是主要功能,活动有采兰沐浴、戴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

    梧州

    陈临

    荆州等地

    屈原

    魏晋南北朝

    吴越地区

    勾践

    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南方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与北方观念融合;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竟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

    江浙一带

    伍子胥

    三晋故地

    介子推

    南方地区

    屈原

    隋唐宋元

    隋唐全国大部分地区

    屈原

    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竟渡、射柳等活动见于史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盛大、热闹。

    明清

    明清全国大部分地区

    屈原

    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家庭、地域层面的习俗见诸各类记载。

    ——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端午节的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2009年,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入选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