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潮阳期末) 文言文阅读

    【乙】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邀幸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官,实非载福之道。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 , 长汝暮气。今吾儿既日知长绠短 , 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惟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励自修。

    (节选自林则徐《训长子汝舟》)

    【注】①邀幸:侥幸。②遽服:就担当。③暮气: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④汲长绠短:绠,汲水用的绳子。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交友日多/精求精 B . 父平日所以不言者/人谋而不忠乎 C . 长绠短/家无井而出溉 D . 恐阻汝壮/非淡泊无以明
    2.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惟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

    3. (3) 根据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潮:我读出了诸葛亮和林则徐对孩子的期待相同:

      小阳:可我却读出了他们的告诫不同:

    4. (4) 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打哈欠是一种颓废的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打哈欠。 B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心理学把这种无意识模仿称为“变色龙效应”。 C . 人类打哈欠,就是为了更好的休息。 D . 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呼进二氧化碳,排除更多的氧气,从而使精力恢复充沛。
    5. (5) 简要说说“打哈欠”的好处。
    6. (6) 小文在课堂上常常打哈欠,导致整个教室常常“听取哈欠声一片”,他认为在课堂上打哈欠是正常的行为。作为他的好朋友,你如何劝他在课堂上尽量控制打哈欠的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