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理解

    一个普通人

    李  娟

    ①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批注:                                 

    ②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 (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③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又在那里停一宿的,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熟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④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⑤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 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 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能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⑥可是,那个老账本上的所有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在那页纸上停留了好几年。 【批注:过渡段,引出下文。其中用“好几年”写时间长,又为下文写“这个人”彻底忘了赊账的事埋下伏笔。】

    ⑦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家伙的下落。

    ⑧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⑨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 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⑩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并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 呵呵,是你? 嘿嘿,原来就是你……”

    ⑪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

    ⑫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 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反正他就是不赖账。

    ⑬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

    1. (1) “赊账”的意思是,“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的原因是
    2. (2) 批注是一种读书方法,指在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以便更好掌握书中的内容。请你补充第①段的批注。
    3. (3) 《一个普通人》和《驿路梨花》都写了少数民族朴实的民风,令人感动。但在讨论两文人物的行为时,部分同学提出了如下看法,你会如何回应?

      同学的看法:课文中的“梨花姐妹”应该像本文中的“我们”一样,开一家小店,不但可以方便过路人,还可以勤劳致富。而本文中的“我们”应该向“梨花姐妹”学习,面对贫穷而不赖账的牧民,不应该收他的钱。

      你的回应:

    4. (4) “一个普通的人”却并不“普通”,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