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单选题
  • 1. (2024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县城(县级市中心城区)和小城镇作为服务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城为专业村镇形成提供扩大市场、改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培养带头人等方面的条件。案例县城选取了河南省巩义市(县级市,城镇化高水平丘陵县)、漯河市临颍县(城镇化中等水平平原县)、洛阳市嵩县(城镇化较低水平山地县)。下图为2005-2020年不同尺度的城镇人口规模演变速率图,下表为河南省以及三个案例县域内小城镇的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2010年

    2020年

    项目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

    河南省

    9402.4

    3622.0

    38.5%

    9936.6

    5507.9

    55.4%

    巩义市

    80.8

    36.6

    45.3%

    78.5

    51.1

    65.1%

    漯河市临颍县

    71.1

    24.5

    34.5%

    59.4

    29.8

    50.1%

    洛阳市嵩县

    50.7

    10.2

    20.1%

    54.3

    22.4

    41.3%

    1. (1) 2005-2010年,与全国平均、河南省平均相比,案例县域内小城镇演变速率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
      A . 就地城镇化减弱 B . 国家和区域政策 C . 生态环境的改善 D . 小城镇规模较小
    2. (2) 城镇化发展初期,影响小城镇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
      A . 产业发展水平 B . 对外交通密度 C . 经济发展基础 D . 区域海拔高程
    3. (3) 与异地城镇化相比,就地城镇化能够( )
      A . 改善小城镇的环境 B . 加剧乡村的老龄化 C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D . 拉大城乡间的差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