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承德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春为邻

    ①能够触摸到春的筋骨时,空气中就有了令人慌张的气息。 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红梅粉色的花一树怒放。 几天前,米粒大小的花还在黢黑干瘦的枝条上探头探脑地张望春天,羞羞答答的模样,仿佛花季少女在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青涩的情愫唯恐被人知道似的。 而今,不见一片叶子,一树繁花妖娆妩媚,美艳绝伦。 丝丝缕缕的幽香沁人心脾,清清浅浅,浅浅悠悠,我仿佛能听到花的呼吸,那么轻,那么匀。

    ②夜里的雨,润物无声。 草醒了,花醒了,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 泥土的味,混合着草的香,花的味,一同氤氲在早晨的空气中。 这是大地吐故纳新的呼吸。 天地在春雨的滋润下,一夜酣睡醒来,酣畅地打着呵欠。 我仿佛看到它的胸部一起一伏,绵长而均匀。暖暖的气息唤醒了花草的梦、鸟的梦,一起在一个清晨醒来。

    ③一群麻雀在地上啄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它们在谈论着食物、雨水、春天和爱情。 它们在地上蹦蹦跳跳,欢欣鼓舞。 原来,它们的心中也住着一个春天。

    ④阳光晴好,河面上闪着点点金光。柔若无骨的春风撩拨着河水,涟漪泛起。水中央的几只水鸟,叫不出名字,结伴戏水,水流向东,浩浩荡荡。 远处的秦岭青如眉黛,近处的河水清清凉凉。天上闲云朵朵,耳边鸟鸣啁啾。好一个新的春天,活色生香在眼前,不是画卷,胜似画卷。柳树早已站成河岸边的新娘,长发飘飘,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河水作了照妆之镜,明镜映娇娘,怎一个美字了得!

    ⑤田间的麦苗仿佛成了绿毯,铺天盖地,尽情渲染。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一望无际的绿色显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给麦苗锄草的,挖野菜的,种树的……人勤春早,他们才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⑥天上的风筝多了起来,花花绿绿的彩带装扮着天空。 风筝越升越高,那些“蜈蚣”“老鹰”“青蛙”“燕子”等活灵活现,天空中热闹起来了。 地上的人牵着线走,目光却被高高飘扬的风筝牵着,欣喜的心放飞着,放飞着……

    ⑦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大自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人处其中,无不被明媚的春景所感染和鼓舞。我常常从破土而出的嫩芽上感受到新生的力量,从枝头绽放的花朵上体悟到生命的蓬勃和美丽,从一岁一季的荣枯兴衰中感知到季节的轮回和生活的甘苦……

    ⑧我常想,人人都喜爱春天,大概是因为春天一切都在生长,而生长就意味着希望。大自然竭尽全力地展现着它的形、色、味之美,而谁又能拒绝美呢? 我们被这自然之美吸引着、熏陶着、引领着。我们与春为邻、与春同住、与春同行,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奋斗的力量!

    ⑨这新生的春天,这新生的希望,这新生的美好!

    (有删改)

    1. (1) 作者在描写春景时,调动了各种感官来感受景物的特征。请仿照示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感官

      例句

      视觉

      天上的风筝多了起来,花花绿绿的彩带装扮着天空

      嗅觉

      近处的河水清清凉凉

      听觉

    2. (2)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3. (3) 文章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他们”指的是谁? 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才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4.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标题“与春为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揭示了文章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文章以“春”为线索,描绘春天红梅花开,以及春天的雨、麻雀、河水、田园、风筝等景物及其不同的特点。 C . 文章运用大量的叠词,如“丝丝缕缕”“蹦蹦跳跳”“清清凉凉”“花花绿绿”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D . 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是通过对春天特有景色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