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何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囋:啰嗦。②向:通“响”,回声。

    1. (1)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B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C . 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D .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2. (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子》,荀况及弟子著,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B . “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 . “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步”,跨两脚为“跬”。这里指比较小的距离。 D . “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如《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子认为,人的先天条件是“学”的决定性因素,但也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B . 文章首先提出全文的观点;然后运用形象的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 C .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D . 从“积土成山”到“用心躁也”,分三个层次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5) 文中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指出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最后,又提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