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苏木山上新“愚公”

    王诒卿

    ①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有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木山森林公园。登临绝顶,放眼四望,林中各种鸟儿欢快鸣唱,山间清泉叮咚作响,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谁能想到,几十年前这里竟是一座寸草不生的荒山。这里的改变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和心血,尤其是苏木山林场原场长、有着“塞上愚公”之称的董鸿儒。

    ②1958年,董鸿儒背起行囊,步行40多公里来到苏木山护林站工作,说是护林站,其实是“趴”在半山腰的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人只能弯着腰走进去,面对艰苦的条件,之前的几个守林员都选择离开了。董鸿儒也犹豫过、失望过,但想起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他在心底发誓:一定要让苏木山绿起来。

    ③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山山岭岭和沟沟壑壑,让董鸿儒寝食难安,为了摸清苏木山的地形、地貌、水源等情况,他每天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穿行在荆棘丛生、毒虫遍布的草丛中。春天风沙刮得睁不开眼,夏天烈日当头没有遮阴的地方,秋天荒草萋萋,冬天冰雪刺骨……

    ④1960年春,苏木山国营林场成立。董鸿儒带着工人们披星戴月、流血流汗,硬是在荒山上栽下了300多亩杨树苗,没想到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第二年春天就蔫的蔫、枯的枯,几乎“全军覆没”。他们又开始试种桦树、杏树、榆树,可到了深秋,4000多亩林地竟又大面积枯黄!

    ⑤史书上记载的苏木山也曾经山高林密,那到底什么样的树种能够在这里存活、成长呢?不甘失败,不肯放弃的董鸿儒决心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默默地在苏木山地区大大小小20多座山头寻觅,甚至拨开草丛细细查看,终于在苏木山的一个西坡上找到了一棵落叶松。这棵落叶松只有一米多高,生长在杂草中,挺拔而翠绿,它良好的长势让董鸿儒欣喜万分,也让他看到了希望。⑥于是董鸿儒带领部分职工先后前往山西和河北参观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他虚心请教技术人员,知道了苏木山属高寒山区,不宜种植杨树,适宜种植松树。从那以后,董鸿儒格外注重林业科学知识的学习。白天上山忙碌,晚上就在油灯下学习。

    ⑦打坝造田、担土垫地、开渠打井,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董鸿儒带领工人们终于在乱石堆中开垦出第一块育苗地。他用带回来的华北落叶松籽种育苗。经过科学培育和艰苦经营,松树苗苗根舒展、顶芽饱满、苗茎粗壮,每亩产苗量达10万株。

    ⑧1966年一开春,林场决定开始大面积种植华北落叶松。那些时日,董鸿儒每天和工人们一起,把淋湿的树苗捆好背上山,再用铁皮水箱把35公斤重的水从沟底背上山,还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要爬到15里远的地方去种植;如此每天要往返两三次,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破了皮,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

    ⑨春去秋来,全场职工在苏木山上栽下1200多亩华北落叶松,成活率超90%。到1980年,苏木山造林面积已达10万多亩,成活8万多亩,产值3亿多元,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造林植树的空白。如今,苏木山已成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更成为滋养蒙晋冀三地的绿色氧吧。

    ⑩岁月更迭,对苏木山的深情厚谊早已渗入董鸿儒的血液之中,他熟悉那里每一个山头,甚至认得每一片树林。退休以后,董鸿儒每年仍会回到苏木山林场,看看这片他曾经奋斗了几乎一生的地方,他即便坐在家里,也会时不时跟林场通个电话,问问山上的情况,苏木山是董鸿儒永远的牵挂。

    (摘自《中国自然资源报》,有删改)

    1. (1) 董鸿儒在开荒种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 
    2. (2) 文章第①段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说是护林站,其实是“趴”在半山腰的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①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破了皮,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4) 通读全文,分析董鸿儒的形象特点。 
    5. (5) 董鸿儒钟情于植树事业,为苏木山的林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为“最美自然守护者”董鸿儒拟写一段颁奖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