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盲盒,顾名思义,重点在于“盲”,同样的包装里装着不同的玩偶手办,盒身上通常有整个系列的玩偶造型图片,但在你付完钱、拆开盒子前,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选中的是什么款式。
定价适中、充分利用好奇心这几大属性是盲盒一出世就受到年轻人喜爱的主要原因。盲盒具有收藏性、设计性的特点,迎合了年轻人对“萌文化”的喜爱,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审美需要,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日渐增长,是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选自“艾媒网”)
材料三:
一个人购买盲盒,可能是因为他身边的人都在购买和讨论盲盒,而他需要通过参与其中来获得其他人的肯定和接纳,从而找到归属感;一个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抽盲盒过程的人,可能需要的是享受被人关注的快乐以及与人分享的喜悦。这种行为其实是“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影响或压力 , 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因此,找到真正的需求,用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节选自《半月谈》,有删改)
材料四: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对盲盒中不确定的产品会产生较强的期待感,这种期待感可能会逐步“成瘾”。同时,购买盲盒获利的概率极低,让青少年过早涉足投机行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会让部分青少年认为可以通过投机取巧来赚钱获利。
(节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五:
盲目消费属于刺激消费者赌徒心理的产物。一方面,中小学生购买盲盒的确能得到抽奖一般的快感;可另一方面,盲目消费让青少年沉沦迷失。为追逐一时体验,无上限地盲目消费,甚至导致追逐攀比,无意间会助长青少年群体的奢靡之风。这对中小学生形成成熟、稳健、务实的消费观极为不利。
(《扬子晚报》,有删改)
“羊群效应”:
妹妹:哥哥,同学们都有盲盒,我也想要。下个月生日,希望爸妈给我买那套限量版盲盒!
只是价格要2000元,好贵,希望梦想成真!一定超开心~~
要求:①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劝说妹妹放弃购买盲盒;②条理清晰,表达得体,语言有说服力;
③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