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大英博物馆8月中旬承认,馆方发现部分藏品“失踪、失窃或损坏”。流失藏品包括产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和玻璃器物等。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近日承认,该馆约2000件藏品流失。他说,并非所有被盗藏品都被规范登记和编目。
国际艺术品追讨组织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马里内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大英博物馆发生失窃事件“令人震惊”,因为它是“世界上最重要、资金最雄厚的博物馆之一”。他担心,那些没有被妥善登记和编目的藏品很可能永远无法归还博物馆。
——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由中国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讲述了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可爱的女孩,遇到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俩人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也因正好赶上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这一新闻热点,“文物归家”的主题在中国观众中引发极大共鸣。
作为小成本自制短视剧,每集几分钟的体量很适合现代快节奏的阅读习惯。没有复杂剧情,但颇具巧思地将故事立足在涉及到家国情怀的社会议题上,内容输出与立意传达的深度结合不仅使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一定程度上也加深大众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与文化价值的思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而中国的流失文物入藏大英博物馆的时间大多集中在近代中国国势日衰、沦为列强半殖民地的时期,在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英国从我国劫掠或通过不正当贸易所得。
多年来,我国一直通过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执法合作、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致力于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法律或者协商去追索流失文物。据统计,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余件流失文物。
观察者网(有删改)
【材料三】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大结局中,出逃的“小玉壶”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奔走,掏出一叠手写在英文报纸上的毛笔字家书,传达身处异国的文物们跨越万里的思乡之情、被夺之痛。
“琴师陶俑伯伯,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改日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
“龙耳虎足爷爷,朝冠耳炉叔叔想跟您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自强不息。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
木雕观音说:“我早已将回还之事抛之脑后。只是这具木镂之躯,承得住偷盗者的歉意,却载不动,故人留连的目光。”
【材料四】
短视频是快餐文化的代名词,很多短视频往往满足于没有多少意义的娱乐,不能激发人们的澎湃情感和深度思考。不少博主都想紧抓短视频流量变现的风口,大赚特赚,要数量不要质量。然而,《逃出大英博物馆》却颠覆了我们对短视频的因有印象。
其实,纵观自媒体,与《逃出大英博物馆》相类似的作品早已有之,且不在少数。如“逆光飞行”创作的系列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该作品用动物漫画的形式,描绘了建国前后一系列军事与外交重大事件。用自媒体流量以及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思政教育更容易被接受,且迅速传播。相比官方主旋律作品以及众多影视公司制作的主旋律影视剧,网友自发创作的短视频,有时凭借着精准的情绪拿捏和场景感受,反而更让人眼前一亮。
这类短视频确实带动了大家对家国情怀的直接表达。之前当视频内容涉及到政治层面,总是太正式严肃,不吸引人;若太创新另类,又不免有人质疑其娱乐化。而这类短视频,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让人能看下去,又给大家普及了历史知识,有教育意义。
——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