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船营期末)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梁晓声

    ①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城市里总能见到这样一类游走匠人——他们背着一个简陋 的木架街行巷现。他们一边走一边招徕生意: "镶—— 窗户!镶——镜框!镶相框! "他 们被叫作玻璃匠。

    ②玻璃匠们非常爱惜他们的玻璃刀!玻璃刀之所以能切割玻璃,完全靠那一粒钻 石。

    ③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说,他的父亲,便是那年代的一名玻璃匠,有一把德国造的玻 璃刀。那把玻璃刀上的钻石,比许多玻璃刀上的钻石都大,约半个芝麻粒儿那么大。

    ④朋友说他父亲一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他十岁那一年,母亲去世了,从此他 父亲的脾气就更不好了。而他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一发脾气,他就首先成了出气筒。年纪小小的他,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冷漠。

    ⑤有一年夏季,他父亲回老家办理他祖父的丧事。父亲临走,指着一个小木匣,语调 地说"谁也不许动那里边的东西! "——他知道父亲的话主要是说给他听的 。 别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也免不了会产生好奇心呀!于是父亲走后的第二天,他打开了那个小木匣,父亲的玻璃刀果然在里面。

    ⑥他将玻璃刀拿在手中,好奇心更大了,找了块碎玻璃试着在上边划。然而最后一 次,那把玻璃刀没能从玻璃上划出纹来,仔细一看,刀头上的钻石不见了!他这一惊非同小可,心里毛了,手也被玻璃割破了。 由于恐惧,那一天夜里,他想出了一个卑劣的办法—— 第二天他向同学借了一把小镊子,将一小块碎玻璃在石块上仔仔细细捣得粉 碎,夹起半个芝麻粒儿那么小的一个玻璃碴儿,用胶水粘在玻璃刀的刀头上了。看着自己的杰作,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⑦翌日,父亲一早背着玻璃箱出门挣钱去。才一个多小时后就回来了,脸上阴云密布。他和他的弟弟妹妹又吓得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父亲并没问玻璃刀的事,只不过仰 躺在床,闷声不响地接连吸烟。下午,父亲依然阴沉着脸,但却语调 地和孩子 们说:"镶玻璃这种营生越来越不好干了。我以后不做玻璃匠了,我得另找一种活儿挣钱 养活你们……"那一年是 1972 年,他十四岁。

    ⑧后来,他的父亲做过搬运工,做过仓库看守员,做过公共澡堂的临时搓澡工,甚 至还放弃一个中年男人的自尊,拜师为徒,在公共澡堂里学过修脚……他的父亲不再是 一个靠玻璃匠手艺挣钱的男人了。

    ⑨朋友和弟弟妹妹们心中一直有一个谜;父亲的暴脾气,不知为什么竟一天天变好了。父亲不管在外边受了多大委屈和欺辱,回到家里再也没冲他和弟弟妹妹宣泄过。

    ⑩到了我的朋友三十四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因积劳成疾,才六十多岁就患了绝症。 那时,他们父子的感情已变得非常深厚了。一天,趁父亲精神还可以,儿子终于向父亲 承认,二十几年前,父亲那一把宝贵的玻璃刀是自己弄坏的,也坦白了自己当时那一种卑劣的做法。

    ⑪不料他父亲说:"当年我就断定是你小子弄坏的!"儿子惊讶道:"为什么,爹?难道你从地上找到了……那么小那么小的东西啊,怎么可能呢?"

    ⑫他的老父亲微微一笑,语调 地说:"你以为你那种法子高明啊?你以为你 爹就那么容易骗呀?我每次给人家割玻璃时,总是习惯用大拇指抹抹刀头。那天,我一 抹,你粘在刀头上的玻璃碴子扎进我大拇指肚里去了。我只得把揣进自己兜里的五角钱又掏出来退给人家了。我当时那种难堪的样子就别提了。那么些大人孩子围着我看,真是出透了洋相。"

    ⑬儿子低声又问: "那你, 当年怎么没暴打我一顿? "他那老父亲注视着他, 目光一 时变得极为温柔,语调 地说:"当年,我是那么想来着。可走着走着,似乎有谁 在我耳边对我说,你这个当爹的男人啊,你怪谁呢?你的儿子弄坏了你的东西不敢对你 说,还不是因为你平日对他太凶吗?你如果平日使他感到你是最可亲可爱的一个人,他 至于那么做吗?你儿子的做法,是怕你怕的呀!我走着走着,就流泪了。那一天,是我 当父亲以来第一次知道心疼孩子。 以前呢,我的心都被穷日子累糙了,顾不上关怀自己 的孩子们…… "

    ⑭"那,爹,你也不是因为镶玻璃的活儿不好干了才……"我的朋友,一个三十四岁 的儿子,伏在他老父亲身上,无声地哭了。几天后,父亲在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守护 之下,安详而逝。

    ⑮朋友对我讲述完,我和他不约而同地望向远方,长久无话。

    (选自《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有删改)

    1. (1) 班级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排练,演父亲的同学在揣摩父亲说话语气方面有错 误。作为编剧请你把不正确的一项指出来,并给演员讲解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 句话。

      文本情节

      语气词

      父亲临走,指着一个小木匣,语调 地说:"谁也 不许动那里边的东西!"

      严厉

      下午,父亲依然阴沉着脸,但却语调 地和孩子 们说:"镶玻璃这种营生越来越不好干了…… "

      平静

      他的老父亲微微一笑,语调 地说:"你以为你 那种法子高明啊?你以为你爹就那么容易骗呀…… "

      轻蔑

      他那老父亲注视着他, 目光一时变得极为温柔,语调 地说:"当年,我是那么想来着…… "

      缓慢

    2. (2) 文章的标题是“玻璃匠和他的儿子 ”,编剧想把它改为“父与子 ”?你觉得是否可以,请阐述理由。
    3. (3) 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情节设下埋伏的内容。“伏 ”的内容设计要 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后文要有对前文“伏 ”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成前伏后 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前文埋伏笔的情节以及后 文对前文内容相呼应的情节。
    4. (4)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链接材料,分析两位父亲的相同点。

      【链接材料】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 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选自朱自清《背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